他的車後座上綁著一個裝滿雞苗的筐子,筐子上還貼著“胡記農牧場”的標簽。
郵差一邊搖著銅鈴,一邊大聲呼喊,提醒路人避讓。
這一幕幕場景,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麵,展現出那個時代獨特的風貌和人們忙碌而充實的生活。
青海湖畔,胡有財正在麥田裡安裝風力提水機。
風車葉片轉動的陰影掠過他臉上的刀疤,驚起偷食的斑頭雁。
"這玩意比劫道有意思吧?"他踹了腳發呆的山匪俘虜,"去把三號大棚的蚯蚓肥翻了!"
山匪俘虜嘟囔著去乾活,胡有財看著忙碌的生產兵團,心中盤算著擴大規模。
這時,一名士兵跑來報告:“胡大人,又有一批羅刹俘虜押過來了。”
胡有財眼睛一亮,這可是現成的勞動力。
他快步走到俘虜隊伍前,看著這些身材高大的羅刹人,心中有了主意。
“你們聽好了,隻要乖乖乾活,就有飯吃,要是敢耍花樣,可沒你們好果子吃。”胡有財大聲說道。
羅刹俘虜們雖然一臉不情願,但在饑餓和威脅下,也隻能乖乖點頭。
胡有財把羅刹俘虜分配到各個生產兵團,讓他們和山匪俘虜一起勞作。
一開始,羅刹俘虜們乾活總是磨磨蹭蹭,還時不時地搞些小破壞。
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發現隻要認真乾活,不僅能吃飽飯,還能得到一些小獎勵,比如一塊糖或者一件舊衣服。
慢慢地,他們也開始認真勞作起來。
。他們揮舞著鋤頭,翻耕著土地,播下希望的種子。
而那些羅刹俘虜和山匪俘虜也逐漸融入了這個集體,為這片土地的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眾人的努力下,青海湖畔的農場越來越繁榮,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不僅滿足了前線的部分需求,還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遙遠的草場上,廣袤的草原如綠色的海洋一般延伸至天際。
陽光灑在草地上,泛起一層金色的光輝。
在這片寧靜而美麗的土地上,蒙古牧民們過著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
隻見遠處的蒙古包旁,牧民們正忙碌地使用著明軍淘汰下來的銅炮殼作為奶桶。
這些銅炮殼原本是戰爭的遺物,如今卻被牧民們巧妙地改造成了實用的生活用品。
就在上個月,這些聰明的牧民們用三百隻羊成功地換到了自行車。
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次重要的交易。
自行車的出現,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樂趣。
此刻,牧民們正興奮地追著沙鑫民的收購隊,大聲呼喊著:“再多收兩車羊毛!我們要換縫紉機!”他們的聲音在草原上回蕩,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在遠方,克魯倫河畔的李奇也收到了青海湖的好消息,他知道,隨著後方生產的不斷發展,前線的糧草供應將會更加穩定,這場戰爭的勝利也越來越近了。
就在第一發榴彈炮如流星般劃過天際,砸進駝城的瞬間,噶爾丹正端坐在金帳之中,聚精會神地擦拭著羅刹國贈送給他的那支燧發手槍。
這支手槍是噶爾丹最為珍視的寶物之一,它不僅代表著羅刹國對他的支持,更象征著他的權力和地位。
然而,噶爾丹萬萬沒有想到,這突如其來的炮擊會徹底改變戰局。
那三十頭被捆住的白駱駝,原本是他用來抵禦火攻的絕招。
這些駱駝身上捆著浸濕的毛氈,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焰的蔓延。
但麵對燃燒彈的攻擊,這些毛氈反而成了助燃物,使得駱駝瞬間變成了移動的火炬。
火光衝天,濃煙滾滾,駝城陷入一片混亂。
噶爾丹驚愕地看著眼前的景象,他的防禦策略在這一刻完全失去了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李奇站在不遠處的高地上,冷靜地觀察著戰局。他果斷地揮動手中的令旗,下達了命令:“過河!”
隨著李奇的一聲令下,工兵旅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毫不畏懼地踩過仍在抽搐的駱駝屍體,開始架設浮橋。
這些工兵們訓練有素,動作迅速而準確,很快一座堅固的浮橋便橫跨在了河麵上。
而鄭大石率領的突擊隊則乘坐著羊皮筏子,從側翼包抄過去。他們如鬼魅般穿梭在河麵上,悄無聲息地逼近敵人。
噶爾丹見明軍攻勢凶猛,慌亂中騎上快馬,帶著殘部倉皇逃竄。
李奇見狀,下令騎兵隊追擊。
騎兵們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鄭大石的突擊隊成功登上對岸,與工兵旅會合後,迅速向駝城內部發起進攻。
明軍士氣高昂,喊殺聲震天。
駝城內,噶爾丹的士兵們早已亂作一團,麵對如狼似虎的明軍,根本無力抵抗。
有的士兵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則四處逃竄,試圖尋找逃生之路。
鄭大石指揮著突擊隊,迅速控製了各個關鍵據點,將剩餘的敵人逼到了城角。
而追擊噶爾丹的騎兵隊,在茫茫草原上緊追不舍。
噶爾丹帶著殘部拚命逃竄,心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他回頭望去,隻見明軍騎兵如烏雲般迅速逼近,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喜歡南明崛起請大家收藏:()南明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