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三人行!
金延平說似乎見過張鎬哲,其實他沒有弄錯。
上個世紀末的時候,他迷過一段時間fkl,因此特意觀看了她們參加了的首屆中韓歌會轉播。
在這場演唱會中,除了最後一個大合唱節目《手拉手》之外,當時在天朝風靡一時的張鎬哲所演唱的《好男人》其實就是壓軸。
在儒家傳統文化中,許多人出現的場合裡,往往越靠後登場的角色,越具有高於他人的地位或權威。比如說過去大朝會的時候,最先進場的肯定是侍衛和內宦,然後是中低層文武百官,隨後是六部尚書、大學士或軍機大臣,最後才是皇帝本人。
雖然時代背景不同了,可是這種先卑後尊的習慣卻依舊保留了下來。在這一點上,韓國和天朝保持著相當的一致性,比如說三大電視台的打歌節目,基本都是新人排在前麵,大前輩最後登場。
所以,對於能夠在首屆中韓歌會裡站到壓軸這個位置的張鎬哲,當時的金延平不免就特彆留意了幾分。
加上張鎬哲此人的外形很有辨識度,雖然在天朝偶爾也會被人與騰格爾搞混啥的,可畢竟韓國沒有騰格爾不是?乃至於十二年之後金延平看著屏幕上那張張鎬哲的側麵照,還能依稀感覺有些似曾相似。
至於金洙勇說好像聽過這首歌,那就是更早的事情了,在他讀中學的時候,班上有個死黨是韓國華僑,經常會收集一些華語唱片,連帶著他也聽過一些中文老歌,其中就包括《再回到從前》。
所以他一開始還有些迷惑,我記得這首歌似乎是中文的啊,竟然還有個我不知道的韓文版本!
因為各種機緣,這些年齡在三十代上下的經紀人可能對張鎬哲或者《彼時彼日》這首歌有一些了解,可是少時這九位二十代上下的韓國女孩,基本上就完全茫然了。
而在少時裡,最懊惱的人便莫過於允兒。原本打算隨便挑點唱法上的問題嘲諷幾句,既替忙內報了仇,也能給自己出出氣。可是之前那首《endlesslove》一方麵車光龍和夏若櫻唱得沒有什麼大毛病,二來礙於若櫻和少時的親近關係,也不好硬要雞蛋裡麵挑骨頭。所以打算用最挑剔的態度來評判段策劃和劉製作要唱的歌,沒想到劉製作那家夥竟然挑了這麼一首她們從未聽過的“韓文歌”讓段策劃來唱,一下就將允兒的如意算盤給攪和了。
她隻能泛泛地感覺到這首歌段策劃和車光龍唱得還不錯,至於到底有沒有走調她就不知道了。
有人唱了一首沒聽過的歌,能不能判斷出有沒有唱走調?隻要不是清唱,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具體的辦法就是——聽配樂辨彆每一處音調是否與演唱一致。
有些音樂天賦出類拔萃的孩子,接受專業音樂訓練後,很小的時候便能準備地辨彆出窗外的鳥叫具體是哪一個音調,所謂的“絕對音感”指的差不多就是這麼回事。
如果具有絕對音感,就能分辨出配樂是哪個音調,演唱者又是哪個音調,自然能辨彆到底有沒有走調。
擁有絕對音感的人少之又少,這並不是純粹靠艱苦的訓練學習便可以獲得的回報,可能比單注投中彩的概率還低,少女時代裡並沒有這種逆天級彆的存在。
除了絕對音感外,就沒人能分辨了嗎?
當然不是,還有一種能力叫做“相對音感”,也就是說,給你一個基準音,你就能在這個基礎上,辨彆出其他音調的升降變化。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刻苦練習從而掌握的。
雖然我不能聽得出配樂是哪個音,演唱的又是哪個音,可是我能辨彆出配樂和演唱的音調是否一致,這樣也能輕易辨彆出是否走調。
順便說一句,如果是樂隊現場伴奏時,配樂和演唱不在一個音,倒未必一定是演唱者走調了,也有可能是樂手演奏的失誤,甚至有可能是兩者都走調。
不過ktv裡采用的伴奏版本,通常音準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可以不用考慮配樂走調的可能性。
當然,人畢竟不是機器,不管是演唱還是演奏,都可能因為情緒變化或者操作上的細微出入而導致稍微走調,或者某些樂器原本調音的時候就不夠準確,所以走不走調這個說法也不是絕對的。隻要音準的誤差在一個可以接受的微小範圍內,就不算走調。
除了絕對音感和相對音感這兩種能力之外,要辨彆一首歌是否走調,還有另外兩種可能性,一是這首歌辨彆者比較熟悉,與印象中那個“音準標準的版本”進行比較;二就是演唱中是否出現了明顯的發聲失誤,如果有的話基本就肯定走調了。
剛才這首《彼時彼日》,少時們沒聽過,她們的認知中自然不存在那個“音準標準的版本”,而段杉杉和車光龍在演唱過程中又沒有明顯的發聲失誤,少時又沒有具備絕對音感的成員,要辨彆是否走調,隻能寄望於相對音感了。
在少女時代的九位成員中,相對音感較好的,大概就要數接受過鄭淳元老師專業聲樂訓練的泰妍和jessica,以及從小在母親的指導下接受專業器樂——鋼琴訓練的忙內徐賢。
所謂的idol就是偶像,並不是以唱歌為唯一發展方向的職業,與歌手是有區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