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韋也不以為意,將那碟蘸料撥到自己座位那邊,坐下來拿一根牙簽,戳起一塊可疑物蘸了點蘸料,便送進嘴裡咯吱咯吱地咀嚼起來。
吃完一塊,接著又是一塊,然後繼續轉眼間那碟食物就消滅了將近一半。而且還故意用力,咬得很大聲。
——咦,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sunny忍不住好奇,學著劉可韋的樣子,用牙簽戳了塊可疑物,蘸了蘸料再送進嘴裡。
——果然,口感和剛才相比完全不一樣了,不僅味道變得好吃,還確實有一股肉味是我的心理錯覺嗎?
sunny一邊吃,一邊瞪著劉可韋,滿臉“快給我個解釋”的表情。
“這叫灌(反河蟹)腸,韓文來說的話大概就是‘順給’”劉可韋一臉壞笑,“sunny西是不是聽到這個名字就會覺得很親切?”
“呀!劉製作你真可惡1sunny抗議了一聲,“順給”就是她的老師輝星給她起的綽號(參見第491章),劉可韋顯然是在拿這個諧音和她開玩笑。
不過抗議歸抗議,sunny手上的進食動作,卻一點都沒有慢下來。
“這玩意確實不是肉,是澱粉做的。以前古代的時候,老百姓都很窮,吃不起肉,有人無意中發現這玩意蘸著蒜汁,能吃出肉的味道,價格還不貴,就成了大家都愛吃的好東西。也因此成為帝都著名的風味小吃——據說連慈禧太後都喜歡吃。”
劉可韋放下牙簽,笑著解釋道。
這麼一說,就連一直坐在一旁研究菜譜的金瑉旭也燃起了好奇,忍不住嘗了兩塊。
他在帝都呆了好幾年,不過一直都住在望京的韓國城附近,平常飲食也以韓餐為主,這所謂的灌(反河蟹)腸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劉先生,您似乎對帝都很熟悉?”金瑉旭忍不住就好奇地問了一句。
雖然借助了手機地圖a的指引,但無論是找醫院還是找餐館,包括剛才點餐時的表現,劉可韋都顯得對帝都這座大都市並不陌生,甚至可能比在帝都住了幾年的金瑉旭還更了解,所以他才會有此一問。
“嗯,我堂姐夫一家在帝都做生意,以前放假的時候經常會跑過來玩。”劉可韋點點頭,自己揭開了謎底。
說話間,劉可韋點的其他菜也陸陸續續地送了上來。灌(反河蟹)腸畢竟隻是個小玩笑,作為地主劉可韋可沒打算隻用它來打發兩位韓國朋友。
四涼四熱,四葷四素,外加一大碗熱騰騰的老北京疙瘩湯,這兒可沒有韓餐裡那種小碟兒小盞兒的“小菜”,九樣菜上齊後,滿滿當當地擺了一桌子。
“咱們就三個人,劉製作你叫了這麼多,吃不完吧”
“沒事沒事,吃多少算多少,吃不完的咱還可以打包回去做宵夜”
劉可韋大手一揮,豪氣乾雲。
話說,當初在杭城的時候,我和車兒段叔三個人出來吃飯嗯,有時候還帶上若櫻,邊吃邊喝,到最後差不多也要叫這麼多吧?
“這一頓得花多少?”
對帝都物價沒有什麼概念的sunny,考慮待會還是她自己去買單算了。在座三人裡肯定是自己收入最高,要劉製作這麼破費,有點兒於心不忍。
——這兒可是帝都的內環,王府井啊!要是在首爾的江南(區),這一頓怎麼也得一二十萬韓元吧?
“差不多五萬韓元左右吧”劉可韋瞄了眼點菜單,漫不經心地回答。
“你們真幸福”sunny壓抑不住內心的羨慕嫉妒恨,情不自禁的撇了撇嘴。
酒足飯飽之後,三人拎著幾個打包的食盒,愜意地離開這家老北京炸醬麵餐館。
s看到標題就想歪了的童鞋,請自覺去小黑屋麵壁十分鐘!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