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是有僥幸心理,萬一運氣好考上了呢。
“其他幾個孩子呢。”葉老漢詢問。
葉二郎又看了一眼,聲音有些低沉。
“這次都沒考上。”
“沒事,孩子還小,這才考上秀才幾年。”葉大郎趕緊安慰兩個老人。
兩個老人的傷感也是一瞬間,心思又被其他的吸引。
“他們過年回來嗎。”李氏問二郎。
“回來,應該在年二十之前到家。”葉二郎也關心這個。
李氏高興了,回來這麼早,能在家多待幾天。
“他們有說要什麼嗎,我們給他們準備。”周氏最關心這個。
“五郎說他們帶的書很好,夫子讓他們多看書,如果有新的科考類的書,再給他們送點。”
葉清一拍手,“這不是巧了嗎,前兩天姐夫過來挑書,我按照姐夫拿走書的名單,給哥哥一份。”
靠山村的商隊來回府城和武安城之間,給他們帶點東西還是方便的。
信的後半段就是誇家裡給他們帶的黑芝麻粉,每天睡覺前喝一碗,頭發都黑了不少。
周氏聽得高興,也顧上累,起身去淘洗糧食。
這次去武安城,他們還買了一些糧食和堅果,都加在裡麵。
這次不僅葉辰景來了信,幾個孩子都寄了信回來。
第二天一早,王氏就來了葉家。
“嫂子,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我家三小子來信了才知道,你們給他們帶的那個芝麻粉,還分給他一份。”
周氏不甚在意,“這有什麼,他們出門在外,互相照顧著,有東西一塊吃。”
王氏還是很感動,“我家老爺子也說這些糧食磨成粉對孩子有好處,我這就厚著臉皮來尋你,想學學怎麼做,給孩子們也做點。”
“這有什麼難得,就是各種糧食洗乾淨,碾成粉,在炒熟。當時我還加了黑芝麻和核桃,給他們補補腦。”
“還是嫂子想的周到,我都沒想到這點。”王氏聽得認真。
兩人又說了會話,約好了一起給孩子帶吃食,才回家準備去了。
沈氏和魏氏沒過來,上次做的時候,他們在旁邊看著,現在在自家就能做。
葉清想到上次給哥哥準備的羽絨被,他還讓作坊裡研究新布料。
這段時間一直很忙,沒來的及問這件事。
她去了織布坊,先去找葉遠了解了解情況。
如果有了新布料,她們也做幾床羽絨被。
葉清到織布坊的時候,葉遠正在門口看著人裝車。
葉清在門口等了等,等來拉貨的人走了,兩人才一起進了作坊。
作坊裡依然一片熱鬨景象,說笑聲和機杼聲交織在一起。
“葉遠哥,上次我提的那個布料,就是打算做羽絨被的布料,有進展了嗎。”
葉遠想了一下,“那個進展不是很大,有人也研究過,時間久了,還是會跑毛,但是比現在的布料會好點。”
葉遠抬手招呼了一個夥計過來,“老三你去二號倉庫東邊那個架子上,拿一匹布過來。”
被喊做老三的青年,放下手裡的掃把,洗乾淨手去了倉庫。
葉清看著老三這一套動作很滿意,他們做布匹生意,就要保持乾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