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書,太祖皇帝本紀!
經過三天的行軍,楚軍就在駱成武的帶領下抵達無定河西南畔,與綏德縣的西夏軍營隔河相望。
而當駱成武走到河岸邊,踩著低矮破漏的岸堤向北眺望,看到西夏的軍營大寨時,不免簇緊了眉頭。
西夏,防備甚嚴啊。
“看來咱們確實小瞧了對手啊。”
肯定了西夏一句,駱成武對寇仲感慨道“父王果然是真知灼見,讓咱們不要小覷西夏,甚有道理。
來之前咱們誰能想到,這群黨項蠻夷竟然還會築寨城,挖溝壑呢。”
本想著兩軍對壘打陣地戰,現在這下可好,變成攻堅戰了。
西夏的寨牆未必見得多高,但楚軍這邊也沒有攻城器械,大家誰都不見得多占便宜。
至於說火器局的火炮。
離著這東西投入到戰場使用,唐福估計最快還得一年。
因此,現在的駱成武,得靠自己。
“正麵打,不利。”
寇仲搖了搖頭,發表了不同意見“咱們要打過去,就得渡河,渡河的過程,就是將戰士完全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下,這會付出極大的犧牲。
就算渡過去了,鬆散的軍陣,如何對抗黨項人的騎兵?”
這些話不用寇仲說,駱成武心裡也明白。
所以他點點頭,表示讚同的同時也說道。
“你看這樣如何,咱們沿著無定河向北,從麟州其他地方滲透進去。”
“這是大王提出的小股軍隊滲透作戰?”
寇仲恍然,嚴肅許多。
敵後作戰這個詞當然是駱永勝搞出的新鮮詞彙,但其中的核心本質,在老祖宗的兵法九地篇中早就寫過了。
部分適用於現代戰爭作戰的精華,由後人進行了總結,並取了新的名字。
駱永勝好為人師,雖然不會對軍隊指揮指手畫腳,但一些新鮮的戰爭理念還是說給了寇凖聽。
他不會打仗,但寇凖會啊。
所以寇凖將這些新鮮的戰爭理念結合上自己的軍事才能編修了大楚第一套軍事指揮教材。
敵後作戰和滲透作戰自然有所著墨。
其實就算沒有駱永勝,這兩種作戰手段,寇凖早十幾年就在河北打契丹的時候用過了。
瀛洲之戰大捷中,不缺少這兩種作戰方式的影子。
甚至可以說,是立了大功的。
現在駱成武麵對固若金湯的西夏防線,也是沒有任何辦法,隻能想到這一點。
“寇將軍來看。”
駱成武喚親兵拿來麟州的地圖,扯開來向寇仲說道。
“綏德不是大城,麟州也不是什麼險峻之地,有河流有草原也有荒漠,說直白點,麟州壓根沒有任何守的必要。
本帥不太明白,這麼一個地方,張浦為什麼要賴著不走?
按常理說,西夏已經將麟州搜刮了一空,他們本應該帶著戰利撤回靈州,結果卻在這裡打算和我軍正麵打一仗,這是極其不明智的。
一旦張浦中軍在這裡失利大敗,咱們都能把兵鋒往西推到靈州去。
張浦隻有五萬人,無定河卻有數百裡之長,他的軍隊守不住。
本帥的計劃是,將第一軍、第二軍的老兵抽出一萬人來,以隊為作戰單位撒出去,戰線沿著無定河向北拉出幾百裡的縱深去渡河。
一旦渡過河,就迅速向窟野河方麵移動,斷掉西夏和張浦這支軍隊的聯係。”
寇仲頓時抽了一口冷氣。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駱成武竟然胃口那麼大,居然打算把張浦變成一支孤軍,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