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則送進府中的那些經文,宜修自然也是看過的。
隻不過宜修一眼就看出來了,那並非全是柔則所抄寫。
前世她活在柔則的陰影下,自然對柔則的所有東西都研究的透徹。
因此,旁人認不出來的,她能認出來。
柔則身後,難道有高人之招?
宜修想了一番,如今與柔則走得近的,便隻有那甘露寺的姑子莫言了。
總不能是一個姑子給她支招吧。
人家一個出家人,何必牽扯進這些事兒呢?
而且,柔則又怎麼有臉讓外人知道這些事兒呢?
宜修想了一會兒,便不想了。
柔則不重要。
這戲才唱了個開頭呢,若是柔則就真的這樣落幕了,隻怕這出戲也沒那麼精彩了。
春天的空氣中似乎有一種特殊的味道。
新鮮綻放的花海,市集上各類的食物,以及書生們的筆墨紙硯交雜在一起,這些氣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氛圍,讓人的心情也跟著變得複雜起來。
京城中的貢院門前,人群密集而有序,眾人站在一起,稍有顯赫者自有軟轎坐著,家貧者則就在台階之下,他們或聚或散,默契地將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這是放榜的日子。
胤禛穿著一身常服,出現在了角落中。
身為皇子,他自然是不需要來和這些人爭搶科考名額的。
他要來看看榜單上,有哪些年輕舉子適合拉攏。
這個主意還是宜修給他出的。
在得知自己對與博爾濟吉特氏相交心煩的時候,宜修沒有說什麼安慰他的話,反而在放榜前和他說,與大世家相交固然重要。
但是這些人家往往或自矜身份亂擺架子,或會因為原有的利益盤根錯節,反而收攏起來,不如這些年輕的舉子們更加方便好用。
胤禛豁然開朗。
他也曾問宜修是怎麼想到這個法子的?
宜修笑著指了指那本放在桌子上的《唐史》道
“我不過是前些日子翻書,偶然間看到在唐代舉辦科舉時,有大臣看到年輕的學生們,紛紛走進考場時,便會恭喜唐太宗,說天下的英才都被陛下收儘了。”
“我便想著。唐太宗作為皇帝尚且需要拉攏年輕的舉子。如果貝勒爺想要日後在朝堂上有些建樹的話,自然是從根上開始培養的人,清清白白,更加好用。”
宜修說的的確十分合理。
不過應征起來也並沒有打算輕舉妄動。
畢竟,如今自己隻是一個貝勒爺,上有太子和各位皇兄,下又有皇弟們即將成年,他也不好太過出頭冒進,隻需要對每年的年輕舉子們有個大概的了解,心中有譜,慢慢接觸便足夠了。
在眾人散去之後。
應征才湊到榜單前細細的看了起來。
從上看到下又從下看到上,胤禛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個眼熟的名字上年羹堯,中庶吉士。
喜歡宜修重生送白蓮花嫡姐做小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宜修重生送白蓮花嫡姐做小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