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起傳!
天空呈現出天亮之前最為深沉的色彩。
漫天星鬥終於在白晝到來之前同夜空一道隱匿起來。天與地的交界之處,陽光好似胎兒出生前發出的最後也是最為劇烈的躁動,它焦急不耐地撕破了包裹住自己的胎衣,僅僅在須臾之間,刺目的光線穿透了高遠的蒼穹,緊接著,更多的陽光噴湧出來,太陽掙脫開最後一絲束縛,披著五彩霞光,從天地破開之處躍出,連綿起伏的丘陵中山嵐翻湧,就像有人切碎了陽光,再將這一把碎金灑在雲層之上,將那些原本鉛灰的,蒼白的雲朵妝點起來,萬千種紅色,萬千種金色,這兩種顏色點燃出最為瑰麗的朝霞。
陳氏同女兒卯時初刻便起身,由貼身丫鬟服侍著更衣洗漱,梳妝完畢,用罷朝食之後,得力的大丫鬟便將一應用具全都打點整理起來——盛大的華嚴已經在昨天結束,雖然圓覺寺仍有高僧登台講法,但陳氏已然心滿意足,並不打算繼續在富順盤桓下去,預備今日就帶女兒回宜賓去。
此次富順之行讓陳氏頗感滿意。這幾日女婿殷勤招待,唯恐哪裡有不夠精心之處,而義子陳明江告訴她的某些事也讓這個做母親的私下裡很歡喜——女婿李永仲是個本分老實的好孩子,並沒有什麼時下大家子常見的通房一類,至於妾侍之流,更是從無聽說。而聽義子的口氣,他對這個未來的妹夫也很滿意李永仲看著文弱,內裡卻血氣十足,更使得一手好槍術!陳明江同他切磋一回,他是上過戰場廝殺的人物,卻竟然在這川東偏僻小鎮上的鹽商身上討不了便宜!
至於女兒霈霈對姑爺的觀感……陳氏笑眯眯地將正在收拾貼身衣物的女兒一打量,正好遇著霈霈回頭,見母親一臉奇異笑容,霈霈便覺得一股羞惱之氣直衝鹵門,她強自鎮定,不躲不避地迎上去,朝母親笑道“一大早的,母親高興什麼呢?”
“噯,今兒天氣實在是好。”陳氏慈愛地摸摸女兒鬢角,打趣道“往常打扮得這般素淨,怎地今日突然想起來換身衣裳?咦?”她裝作大驚小怪才發現的樣子,撿起霈霈身側的一串潔白花苞,笑道“好香!是佛祖托夢送來的?”
霈霈臉上紅得快要滴血,想也不想,一把將那串在絲線上的黃桷蘭從母親手上搶回來,忽聽見周圍一陣輕笑,這才看見母親並幾個丫鬟掩嘴輕笑,想起剛才,不由哎呀一聲,急急地就要把那幾個花骨朵放進荷包裡。
“哈哈哈哈!”陳氏見狀笑得更厲害,竟是連腰都折了下去,霈霈這才反應過來,輕輕將腳一跺,不由放了手,如乳燕還巢般撲進母親懷裡,扭股糖樣地撒嬌道“母親!”
向來寂寥安靜的禪院當中,飄蕩起女孩兒們無憂無慮的笑聲。
寺院之外,陳明江已點齊五十親兵,馬車已洗刷檢查,又查看了行李箱籠等物事——比起來時,這次回宜賓還有李永仲送給嶽家的各色禮物,其中各種珍奇不必細說,足足裝了三大箱子,為著如何送回宜賓,險些愁白了陳明江的頭發。幸好後來李家又送來一輛馬車並馬匹車夫等,言明等到了宜賓讓車夫直接去李家彆院就好。
他扶著腰刀柄首,正在馬車邊上來回地踱步,等不一會兒,就見義母同義妹霈霈在丫鬟的擁簇之下緩緩步出院門。他趕緊上前,並不敢抬頭,衝陳氏抱拳行禮,稟道“夫人,諸事齊備,咱們可以出發了。”
“我聽姑爺說要來送行,怎地沒見他人?”吩咐丫鬟先將女兒扶到車上,陳氏忽想起此事,順嘴問了一句“昨兒個在上見他,沒聽仲官兒說今日不來啊?”
陳明江低著頭恭敬答道“方才姑爺身邊那個小廝梧桐來說,道姑爺慮著山路狹窄,咱們又頗多人馬,他亦帶著隨從,上山不便,請夫人並姑娘先行下山,他在山腳候著我們。”
“既如此,”陳氏微微頷首,“咱們便上路罷。”
李永伯一路帶風地撞進舅舅劉三奎的書房,壓根不管劉家的管事苦著臉在後頭追。他激動得渾身發抖,一見劉三奎就要講話,被舅舅狠狠一瞪,總算還有一絲清明,千辛萬苦地閉緊嘴巴,等到劉三奎揮退下人,便迫不及待地開口道“那小雜種出城去了!”
劉三奎正握著一支狼豪筆,聞言手上一抖,一滴濃墨便滴在紙上,抄了一半的經文便告報廢。他將筆往桌上一擲,霍然起身,頰肉不住顫動,向著外甥逼問道“此事當真!?”
“一點不差!我親看著他出的城門!”李永伯斬釘截鐵地回話,“若有差錯,舅舅隻管取了我項上人頭便是!”
“我要你人頭作甚!”劉三奎背手在屋子裡腳步急切地轉了一圈,反複思量,心下計較已定,猛地頓住腳,臉上橫肉抖動不停,將牙咬得咯吱作響,一雙白多黑少的眼睛裡頭凶光畢現。他一字不停地同外甥吩咐道“我立刻著人騎快馬走小路通知鄧小豹!你之前所探之事並無差錯罷?”
“那小雜種要給他那嶽家獻殷勤,一定要到新興!從富順到新興,從來隻有一條路走!若是不走那條夾山道,便隻好轉道隆昌,走南溪驛,平白折騰百多裡路來!他那嶽家隊伍裡女眷甚多,都是些嬌弱婦人,哪裡耐得住長路!?必是要走新興!”李永伯說得口沫橫飛,那懇切真誠之色,恨不能從胸腔子裡撕出一顆心來!
“好!”劉三奎猛一拍桌,將那桌上所放的茶杯一類都拍地原地一跳,濺出茶水來,他此刻且顧不上這些,一字一句咬牙切齒道“既如此,我便要將那小雜種送上西天!將明年的今日作他的忌日!”
“豹頭!”林大虎急步走到鄧小豹身邊,雙手抱拳,臉上一片壓抑不住的喜悅之色,聲音粗豪稟道“那劉三奎處來人了!”
“怎麼說!”鄧小豹半闔眼皮,盤膝坐在一張熊皮之上,聽見林大虎稟報,臉上卻不見半分激動神情,依舊一片漠然冰冷。林大虎不敢怠慢,立時扭身喝道“將報信之人送上來!”
話音剛落,便有兩個土匪越眾而出,將那劉家的報信人如同提溜雞子一半拉拽到鄧小豹麵前。那報信人是劉貴之子,諢名劉二娃,亦是劉三奎的心腹之一,此時他腳步踉蹌地被推攮到鄧小豹身前,腿杆發麻發軟,一下跪倒在這個年輕凶狠的土匪麵前。
“劉三爺使你來報信?”鄧小豹將手支起下頜,把報信人上下一通打量,直把他看得兩股戰戰汗如雨下方才收回視線,淡淡問道“口信還是文書?”
“口,口信!”劉二娃咽了一口唾沫,低垂頭顱,視野裡隻得一雙沾滿紅褐泥土的靴子。他抖如篩糠,戰戰兢兢地道“老爺說,文書一類易留把柄,亦不保險,隻叫我們用口信傳話。”
“說。”鄧小豹言簡意駭地吐出一個字。
“老爺,老爺同頭領傳話,原定的法子不變,今日午後到人,仍在夾山道設伏!”
“好!”鄧小豹霍地從原地一躍而起,舌尖綻出驚雷也似的一個好字!他盯著劉二娃,一字一句地吩咐道“你也給我同你家老爺帶一句話,兄弟出手,不見血,不見死,不收手!叫他備好金銀花紅,收拾了人,我就要上門收債!”
山林中發生的這一切,現在除了在富順劉家焦急等待的劉三奎李永伯舅甥之外,暫時無人知曉。當這一百個土匪腳下不停,抄小路直奔夾山道之時,李永仲騎著滇馬正走在陳明江的身邊。自來到這個時代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同軍旅之人有所聯係。
“我自來看見的就是巡檢司的老弱兵丁,這還是頭一次看見武人雄壯之姿。”半是真心,半是奉承地小捧一記陳明江,李永仲笑道“明江兄身姿挺拔,真有軍兵之人的英武之氣。”
陳明江連連擺手,說李永仲所言實在是過譽。他是板正的性子,真是除卻打仗便任事不通,偏生小小年紀父母雙亡,被陳顯達收養之後,便將這一家人視作骨肉親人,如今陳霈霈同李永仲婚事已定,在陳明江心裡,縱有小小挑剔,同家人倒也沒有甚麼兩樣了。
他回身看一眼馬車,心有所感,轉過頭來神色已然平靜,隻格外認真地同李永仲道“我托大,叫你一聲仲官兒——義父膝下隻有霈霈一個女兒,我亦是看著她長大,便如同我親妹一般,如今義父將妹妹一生托付給仲官兒,雖說我自知沒有甚說話資格,但仍要同仲官兒說一句。”他臉色轉為嚴肅,如同鷹眼般銳利的一雙眸子死死盯著李永仲,厲聲道“若是你敢辜負霈霈,縱然上天入地,我也要將你千刀萬剮,碎屍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