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這樣啊,那你就住下來吧。你和我說這些好像也沒什麼用,我也管不了你。”
不接受還能怎麼著?陳柔也沒有反駁的權利。
不過,這個堂姐突然來到這個家裡,也不知道會給這個家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之前,堂姐是在離她家近一點的學校裡上學,現在又轉到了這邊,學習上麵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吧?
而且突然轉學,真的能夠適應的了嗎?
她上學的比較早,現在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如今轉到這邊來,上小學三年級,也不知道能不能快速重新適應新的老師,適應新的同學?
雖然這裡的老師管的比較嚴格,但是最主要的還是想要這些學生都考出去,老師的想法格外的樸素,甚至還會主動準備一些獎狀,想要激勵同學努力的學習。
離開這個地方也挺好的,畢竟這個地方終究還是不怎麼富裕,家裡也沒多少餘錢,有不少人都出去打工,隻剩下孩子和長輩們在一塊兒生活,長輩們都已經是老人,年紀那麼的大,很多事情都做不明白。
也不可能像年輕人一樣,一天到晚都去山上乾活,然而這些老人也沒有一個願意偷懶的,所以就造成了這麼一個家庭環境。
雖然在這個地方,不至於餓死人,也沒有什麼特彆惡毒的習俗,但是這種地方終究還是太辛苦,大人做的活很多,不做的話,也就沒有菜可以吃,也不能填飽自己的肚子。
小孩子除了學習以外也得做一些事情,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歸是要做的。
比如說放羊,也不是說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可以玩耍,但是一些該做的事情還是應該做。
所以除了老師以外,長輩們也格外的希望孩子們可以走得遠一些,說不定還能有一個新的未來,擁有和家人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他們不是嫌貧愛富,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家鄉,隻是家鄉太窮了,繼續待在這個地方,孩子的未來怎麼辦?
父母那麼的辛苦,願意出去努力乾活,也不過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走出這片天地,能夠比父母更加的輕鬆,容易,能夠去往新的地方過的更加美好的日子。
孩子必須要走出去,也許在未來,他們才能夠有力量來回報家鄉,讓家鄉變得更好。
孩子就是未來,不然,那所小學為什麼會建立呢?
這所小學最開始建立就是為了這些孩子,而且這個小學裡麵的設施都格外的老舊,老師也都是特彆古板的人,就連學校名字也變來變去。
一會兒還是新鮮小學,一會兒又變成了仙魚小學,變來變去的,始終沒有一個定論。
而在小學當中,他們學的知識,好像除了課本就沒有其他的東西,至於什麼教輔資料,那更是一個也沒有。
老師更多的是會去弄一些試卷,然後把題目抄寫在黑板上麵,讓學生們在下麵抄寫。
抄完以後再寫答案。
就連課本,學校也發不出來,隻能讓人去買。
一個本子大概是5毛錢,這是小本子的價格,如果是大本子,那就要貴一些,一塊錢一個。
如果是圖畫本,裡麵的紙張都是空白的,專門用來繪畫的,價格也是1塊錢。
這種狀況,直播間裡的人看了都很是好奇,認為應該很久之前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