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柯放心了。
晉文帝今日吃的很滿足,也很開心,對賀雲熙問道“這紅薯以前聞所未聞,你是從哪裡找到這個的?”
“其實不是我找到的。”賀雲熙解釋,“這是相公下麵的人從一處海外商船上看到的,覺得新奇,便帶到京城給我們了。我們就試著按照那海外商人說的方法種植了一下,沒想到就活了。當時那海外商人說這個產量很高,但是因為我們沒有種過,也不敢貿然跟父皇說。”
“陸彥找到的,你種的?”晉文帝挑眉,“你們夫妻都不錯。”
“父皇,那個海外商人還說過,這紅薯在天氣暖的地方,還可以兩年三季,而且他還說,紅薯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山崗、平原、沙荒地包括砂質、砂壤、粘土等各類土質都能種植。不過也不知道他說的是不是真的。”賀雲熙說道。
“這個可以讓司農部去研究。”晉文帝說。
“是。”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什麼?”
“那個商人說,紅薯是一種耐放的農作物,挖地窖是,保存得當的話,可以存放一年之久。”賀雲熙回答道,“另外,紅薯藤的尖兒可以拿來炒來吃,老的紅薯藤可以拿來喂豬等牲畜。”
“那這作用還是廣泛啊!”季柯感歎。
晉文帝表示讚同。百姓若是種植紅薯,藤尖兒可以吃,老藤可以喂牲口,種出來的紅薯產量高,味道還好,能當主食。
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農作物。
“你種了多少紅薯?”他問賀雲熙。
“一共種了二十五畝,我都給父皇,父皇給我留兩畝可以嗎?”
“兩畝地八千斤了,你能吃這麼多?”晉文帝說。
“要吃一年,要留種,不夠的。”賀雲熙說。
“也行吧。”這些都是她種的,後麵怎麼種還需要她來教,能得二十三畝,也還可以吧。
“這個種植難嗎?一畝地需要多少種子?”
“一千斤大概能種三十畝多一點的地。二十三畝地的話能收九萬多斤的紅薯。拋點消耗,算九萬斤的種子,可以種大概三千畝的紅薯,明年這個時候可以收獲一千二百萬多斤的紅薯。到後年開始,就可以在全國推廣了。”
聽到賀雲熙說的話,眾大臣吸了口氣。
到明年就能有一千多萬斤的紅薯,聽著怎麼覺得那麼玄幻呢?
“長安縣主,你這沒算錯嗎?”於閣老問。
“三千畝的地,一畝地四千斤的話,算下來就是一千二百多萬斤呀。大人若是不信的話,可以自己算算。”賀雲熙說。
季柯作為戶部侍郎,這算數是最好的,說道“長安縣主說的沒錯,確實是一千二百萬斤。於閣老,你彆覺得這一千多萬斤很多,就是全部拿來做種子,分到各個府去也沒多少,分到百姓手裡就更少了。”
“沒錯。”晉文帝點頭,“分下去就不多了。”
“明年不夠,後年就多了。而且每年都可以產,後麵會越來越多的。”賀雲熙說道。
“對,會越來越多的。到時候餓肚子的百姓就會越來越少了。”晉文帝這麼一想又開心了。
這時候晉文帝看到了幾個小霸王,還有梁錦安和賀景泰,問道“他們在這裡做什麼?”
“他們也是好奇這紅薯的產量。”
晉文帝微微蹙眉“他們也知道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