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就有十五萬銀子。
賀雲熙看著送到麵前的銀子,思索了一下,捧著盒子去找太妃了。
太妃聽了她的想法,神情微動“你想辦個專門管這個的部門?”
“也不是要朝廷來做,我們自己做的話,就是一個民間機構。這個機構負責管理義賣的錢,還有施粥贈衣的事情。”
賀雲熙介紹了一番前世慈善機構的功能和職責,太妃聽了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你這個是打算短期的,還是長期的?”太妃問她。
短期的,這次籌集的銀子用完後就結束了。長期的,這個冬日過去後也還會繼續存在。
“若是按照我的想法,是想做個長期的。”賀雲熙說,“隻是這樣的話,就要麻煩許多了。”
慈善機構也是需要錢的,長期經營,這錢從哪裡來?又會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
前世她知道有紅十字會,有婦女基金會,有兒童基金會等等,五花八門的。她沒想把所有的都照搬,但是若是有個慈善機構,就能有不少人得到幫助了。
如果這個還是官方認可的,甚至是官方插手了的,就更好了。
“這個事情,你寫個奏折,詳細描述,遞給皇帝。”太妃說道。
“那這個就先做個短期的?”
不管長期不長期,這個短期是肯定需要的。如此數量龐大的銀子,還有那麼多後續的事情,自然需要一個專門管理的地方。
而且做長期的,最後可能還是需要朝廷撥款,一部分朝廷撥款,一部分自己賺錢,一部分靠彆人捐贈。不管是哪個,都是需要晉文帝好好考慮的。隻有短期的事情做得漂亮,晉文帝才有可能會同意長期的。
有了太妃的吩咐,賀雲熙將這個慈善機構的事情細細分析了一番,寫成奏折,派人送去給了謝元明。
一來是請謝元明將這個奏折遞給晉文帝,另外也是想讓他知道這個事情。
按照她的想法,是想要把這個事情交給梁錦西來做的。但是到底要不要給梁錦西,具體要怎麼操作,這就是他們需要討論的事情了。
先把奏折給謝元明,他們也能先商討商討。
謝元明不知道賀雲熙怎麼會想到慈善會這種事情的。作為世家出身、性格放蕩不羈、遊曆過許多地方的他,是同情百姓的,卻也沒有像賀雲熙這般為百姓著想過。
而她不管是貢獻炕的圖紙幫助百姓度過寒潮,還是後麵做的那些事情,都可以看得出來,她是一個把百姓放在很高位置的人。
或許,這就是她為什麼會被賦予特殊責任的原因吧。
賀雲熙沒想那麼多。要問的話,就是她前世軍醫的天職刻進了骨子裡吧。
軍醫軍醫,先是軍,再是醫。她是一名軍人,而華夏國軍人的骨子裡,都有一種為了人民的使命感。
謝元明不是那麼懂,但是卻明白她讓自己幫忙遞奏折的目的。他在進宮前和梁錦西商議了一番,決定把這個事情拿下來。
這是很得民心的事情,晉文帝會很樂意把這個事情交給梁錦西的。
晉文帝從謝元明那裡看到奏折的時候,也知曉賀雲熙的意思了。他把奏折看完,心裡就有成算了。
這個事情,確實是個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