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杜絕有人拿紅薯藤去賣,賀雲熙規定了過來領的人必須帶著戶籍和地籍,有多少地,才能領多少紅薯藤。
你如果要拿去賣,也可以,得到的錢是你自己的,但是秋天損失的可不就是那麼一星半點的利益了。
紅薯種的好,今年秋收後,宣州的百姓們冬天就不會再餓肚子了。
多餘的紅薯還可以拿來賣給郡主,又是一筆收入,可以拿來給家裡增添些過冬的衣食。
這中間的利益不是賣紅薯藤能達到的。
賀雲熙讓下麵的人在賣紅薯藤的時候都要提一提,若是賣了,以後也拿不到免費的紅薯藤了。
至於有些非要賣的,賀雲熙也不管。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有明辨利益的能力。
人家非要賣,她還能管人家不賣?
強扭的瓜不甜嘛。
除此外,賀雲熙和陸彥還派了人在整個州境內去走訪,有沒有領了紅薯苗卻被彆人搶了的,若是有這種情況,嚴懲不貸。
因為在領取紅薯藤的時候就說過這點,就算有幾個有那麼點小心思的,都不敢真的做了。
把紅薯藤分好了,賀雲熙派出去的人還要巡查一番,確定大家都學會了,拿回去的紅薯藤不會因為不會種而報廢了。
一番折騰下來,一個月差不多就過完了。
西北這邊天氣暖的晚,所以這紅薯種下去的也晚,早的四月中旬開始種,晚的到了五月中旬,到時候收獲的時候時間也會差的比較遠。
因為種紅薯的事情,陸彥和賀雲熙在西北地區的名聲一下子就響亮了。
你說她是定北王府的小郡主,這跟他們並沒有什麼關係。可是一提到她給百姓送紅薯藤這個事情,大家都從心裡感激她。
如果不是長安郡主心善,他們也不可能種上免費的紅薯。
而且這個事情後,陸知州還公布了一種毛線的製作方法,用的原料就是各家都有也不顯眼的羊毛。
以前這些羊毛都是隨便處理了,現在知道這東西還能製作毛線,而毛線直接就可以做成衣服,編製成的毛衣比一般的棉衣還保暖,就算不拿去賣,自己穿著也暖和。
長安郡主發明了毛衣,卻沒想著購買羊毛自己開作坊賺錢,而是將方法公布出來,還在衙門外設立學習處,讓會織毛衣的繡娘在學習處教大家織毛衣。
有了長安郡主和陸知州,他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好的。
宣州的百姓從來沒有這麼擁護過知州,後麵不管陸彥做任何政策,都有百姓的支持,讓他的工作前所未有的輕鬆起來。
陸彥高興了,知府就不高興了。
這些都是陸彥的政績啊,如果是普通下屬的政績,他直接就給劃拉到自己政績下麵來。
可陸彥的不行,他能直達天聽!
所以,陸彥的聲望越高,他這個當知府的就越憋屈。
不僅如此,賀雲熙還把腐竹和豆腐的方子貢獻出來了,現在宣州下麵的縣城都開始弄小作坊,宣州百姓的生活是肉眼可見地在提升。
宣州的百姓也是神了,以前沒覺得他們有什麼特彆,結果現在其他人去找他們買方子,他們竟然不樂意,一個個都藏著掖著。
倒是有些可以用錢買通的,但是這樣的人都不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人,買通了也沒用。
宣州人在學技術的時候早就被叮囑過了,這個方子就給他們了,如果他們拿去賣了,那以後競爭對手就多了。
哈,利益當錢,那些人能不學聰明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