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建國稱帝_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20章 建國稱帝(1 / 1)

馬超心中堅信不疑,那就是在不久的將來,人民軍與大明皇家陸軍之間,必然會因為土地人口、意識形態、思想文化上的分歧,爆發一場生死對決。

而未來那場戰爭的是非功過,他馬超將沒有能力去定性,隻能等到雙方拚儘全力,決出勝負之後,交由後世的曆史去點評了。

馬超在心中不斷安慰著自己,他如今的建國稱帝之舉,隻是為了拯救民族於水火,創建一個領先這個世界三百年的大同理想國度,而被迫采取的一種權宜之計。

倘若南方的大明皇家陸軍,能夠摒棄權力爭奪,願意與人民軍攜手合作,一同信奉三個主義,執行五權分治製度。

那他馬超,將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退位走人,將權力與責任交付給更合適的人,躲入學校中去教書育人。

安心等待時機成熟後,再組織人力物力,在這片孕育了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上,發動一場造福人類的工業大革命。

至於那位神秘的穿越者,馬超早就已經對他失去了興趣,而他念念不忘的朱語嫣,卻至今仍然杳無音信,這也讓他的心一直不能釋懷。

當人在忙碌時,時間就仿若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撥快了齒輪,轉瞬之間,便迎來了馬超登基大典的好日子。

天還未破曉,城內就已經變得喧鬨起來。馬超就仿若一個木偶,被一群警衛員環繞著,開始了繁瑣的穿衣打扮流程。

那明黃色的九龍袍,在燭火的微光中閃爍著威嚴的光芒;他頭上的十二旒冕冠,串串玉珠垂落,隨著他的動作,不斷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馬超手握著一柄溫潤的玉如意,寓意著新紀元的祥瑞;他腰間懸掛的黃埔精忠劍,隱隱散發著他昔日的熱血與榮耀。

與此同時,馬超還在熟悉著登基大典中,那一環扣一環的複雜流程,以及自己即將向天下頒布的一係列詔書。

因為馬超此前曾立下諭旨,要求登基大典不可鋪張奢華,儘可能做到適度簡約,以顯示中央政府的務實精神。

馬強、伊寶忠、額哲三人便領命行事,並沒有大費周折的修建天壇、日壇、太廟等祭祀場所,僅是在忠烈祠前的廣場上,搭建起了一座典禮台。

這座典禮台高三丈,長九丈,寬兩丈,酷似三百年後的建築風格,顯得十分莊重大氣。

這座彆具一格的建築,將是馬超今日禮拜天地,觀摩人民軍出征慶典的場所,也勢必會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物。

在悠揚而莊重的禮樂聲中,馬超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他在禮儀官的引領下,獨自一人登上典禮台,去完成了那莊嚴肅穆的跪拜天地儀式。

他的每一次叩首,都帶著對這片天地的敬畏之心。焚燒的告天地文書,在那嫋嫋升騰的青煙中,仿佛帶著他的壯誌與祈願,直上雲霄,向天地宣告著一個全新帝國的誕生。

待馬超走下典禮台後,又在禮儀官的引導下,向著忠烈祠進發,去祭拜那些在過往征程中犧牲的英烈。

這實乃無奈之舉,隻因馬超堅決抵製修建太廟,在權衡之下,才選擇了入忠烈祠進行祭拜,緬懷那些用熱血鑄就帝國的英雄們。

在完成祭天地、祭英烈的儀式之後,緊接著便是乾清門受朝儀式。

馬超乘坐鑾駕,在眾人的前呼後擁中,向著乾清門緩緩前行。

所謂的乾清門,其實就是馬超的大帥府,如今被改成了接受百官朝見的聖殿。

抵達之後,他更換上了一套中山裝款式的龍袍,頭戴一頂精致的絲織皇冠,端坐在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接受著百官依次上朝行禮,場麵莊嚴肅穆,秩序井然。

朝見儀式落下帷幕後,便開啟了詔書的頒布議程。

首先是新皇登基詔書,向全天下莊嚴宣告中華帝國的創立,年號天元。

昭告世人,自己已成為那受命於天的皇帝,肩負起救助萬民、開創盛世的偉大使命。

在眾多被頒布的詔書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當屬新皇封賞詔書。

其內容主要涵蓋三大重要板塊:其一,乃是新皇恩澤百姓的仁政舉措。例如減免賦稅、休養生息;廢除勞役,使百姓脫離繁重的苦力;大力鼓勵生產,激發民間的創造力與活力;特赦刑徒,給予那些曾經犯錯之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倡導與民同樂,旨在構建一個君民和諧、歡樂祥和的太平盛世景象。

詔書第二章的核心內容,則是嘉賞與任命那些為建國大業,立下赫赫功勳的臣工們。

由於馬超對傳統爵位製度持有異議,故而摒棄了爵位的授予,僅依據眾人的功績與才能,授予追隨者們相應的職稱。

其中,伊寶忠、趙大龍、楊致遠、徐小虎、李大虎五人,因具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馬強、梁江濤、劉佳、趙波、高傑等十八人,憑借著在各個戰役與事務中的傑出表現,榮獲中將軍銜。

李二虎、馬龍、趙虎、趙四海、王小強等三十人,則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了帝國軍事力量的中流砥柱。

在人民軍各部、中央警衛團、建設兵團、黃埔軍校,以及人民軍各分屬單位之中,共計有五百人被授予大校、中校、少校等軍職,構建起了帝國龐大而有序的軍事指揮體係。

詔書的第三部分,則是文官集團的各類官職任命,保障帝國的穩定與發展。

經過到的委員會的遴選與考量,共有五人脫穎而出,榮任國級官員,他們將在宏觀層麵為帝國的大政方針出謀劃策;

十八人被任命為部級官員,負責各個重要領域的統籌與管理;

三十人成為省級官員,肩負著地方治理與發展的重任;

廳級以下官員則多達五百人,他們就猶如帝國行政體係的毛細血管,深入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確保政令的暢通與執行。

至於良泰、巴特爾、帖木兒等一眾蒙古武將和文官的任命,則由額哲這位蒙古國大汗去頒布任命。

馬超秉持著不乾涉盟國內政的原則,充分尊重蒙古國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期望以此構建起穩固的聯盟關係。

喜歡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請大家收藏: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虛空異變 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 係統讓我開超市 與校花一點不清白,嘴都親腫了! 重回2010:從高中起不留遺憾 滅世蒼穹之傲天狂尊 相愛卻不能相守 給不起彩禮,隻好娶了魔門聖女 擺爛人生!糊咖?那叫沉澱! 我守一座城,為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