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強大的火力配置,足以摧毀一千米內的任何障礙,將千軍萬馬阻擋在安全距離之外。
教導團分設三個營,還額外增加一個重炮連,人民軍中僅有的三門一百毫米加農重炮,就被配置在教導團重炮連。
馬超還為黃埔學校教導團,額外配置了一個運輸營;一個工兵營;一個騎兵營;作為輔助作戰力量使用,可謂是煞費苦心。
如今的人民軍,因為火槍火炮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九成,所以軍中很少再配置鎧甲護具,然而教導團卻是個例外。
馬超為每一名學員,都配置了一套五斤重的棉甲背心,雖然不算太厚重,卻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胸部要害位置。
至於鋼盔,那自然是每人一頂,穩穩的戴在頭上,為這些年輕的學員們提供安全保障。
黃埔學校教導隊總兵力兩千五百人,當他們全體投入戰鬥時,強大的火力輸出堪稱恐怖。
去年在張北鎮一戰中,教導團被馬超留在最薄弱的中央戰場,抵禦清軍兩萬複合弓弩部隊的瘋狂攻勢。
戰鬥持續了三天時間,不但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堅守住了陣地。
最後還配合兄弟部隊,將清軍最精銳的兩萬新軍分割包圍,把馬超所關心的複合弓弩全部繳獲。
整個漠南戰爭期間,教導團雖然隻投入戰鬥十天時間,卻以自身傷亡不足百人的代價,取得了殺敵三千,俘虜過萬的驕人戰果。
他們的英勇戰績,在人民軍中被廣為傳頌,成為了所有戰士羨慕效仿的榜樣。
在這一次的“上帝之鞭”戰爭中,馬超依然把黃埔學校教導團視為製勝法寶,親自指揮作戰,一路向西清理戰場。
無論戰場地勢如何複雜;無論敵人兵力是多是寡;無論敵軍武器裝備是先進還是落後,教導團都能憑借著出色的戰鬥力,在一個時辰內結束戰鬥,讓敵人聞風喪膽。
當馬超站在額爾古納河畔時,隻見河水中漂浮著無數的屍體,兩岸硝煙彌漫。
槍炮聲、喊殺聲四處起伏,交織成一片混亂而又慘烈的景象,這讓他的心中大感詫異。
馬超為了能快速獲取戰場信息,便對身旁的杜英傑說道:
“展開黃龍旗,命令各參戰部隊趕來通報軍情。”
“是!”
杜英傑一臉興奮的大聲回答,他身姿矯健,眼神中透著忠誠與自豪。
因為每次當他手持黃龍旗時,心中都會不禁生出一種強烈的榮譽感。
那是對國家的熱愛、對戰功的期盼、對皇帝忠誠的一種體現。
但杜英傑作為馬超的禦前衛士長,也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在沒有絕對安全保障的時候,他是不會在戰場上暴露皇帝位置的。
他先是命令通訊員,通過旗語,召喚黃埔軍校教導團向這裡集結警衛。
待到視線可及範圍內變的安全後,他才將那麵代表皇帝禦駕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四邊大旗豎起,然後開始不停的左右搖擺。
喜歡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請大家收藏: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