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琳當然是要維護楊書成了,她道“楊公子的劍法,跟你們的劍法不是一個路數,怎麼會是你家的劍法?何況你的父親假若是二十歲時被楊公子所殺的話,可那時候,楊公子還沒有出生呢。”
柳正禹一想,這時間對不上啊,假若這小子殺了自己的父親,可自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一時,這柳正禹是張口結舌,無法辯解。
“是啊。說不定,他們是盜的劍譜,反而要來誣陷楊公子。”張算穎當然也是幫著楊書成了。
當年,柳正禹的父親跟何厚道的父親都跟著一個師父,是一對師兄弟。他們兩人常常聯合去盜墓。
有一次,他們在甘涼山道上,偷挖了一個無主之墓,裡麵有一堆白骨,沒有什麼金銀珠寶,恰恰有一個鐵盒,兩人一起打開,裡麵卻是薄薄的一冊書卷。
一人手執書卷一端,共看書卷,卻是寫著長生劍譜跟太清氣功。兩人學武出身,立即就知道此書卷價值,還沒有爬出墓道,兩人就下手了,結果都受了重傷。而柳君毅的爺爺奪得了書卷,爬出洞外,就逃了。
何錦華的爺爺忍受著重傷,艱難地回到家中,告知家人,說柳君毅的爺爺搶走寶貝,他說完就死了。
何家當即率隊去追殺柳家,兩家殺了幾場,互有死傷,在江湖上鬨得沸沸揚揚,哪個不知。
那柳君毅的爺爺被逼無奈,無所躲藏,隻有東逃西跑,可何家卻總是如影隨形般地在後麵追殺。
他無法,一直朝東跑。最後跑到河南老君山,實在跑不動了,就爬到崖上,躲進山洞。他受傷嚴重,不敢出來,一直躲在山洞裡,最後就死在山洞裡,經過了幾十年,就成了一堆白骨。
張算穎無意說出此事來,柳家父子不敢言語,畢竟當年柳何兩家仇殺,殺得你死我活,江湖上的人都知道此事。
張算穎見他猶豫,更是得理不讓人,道“你說說,你家是怎麼得到劍譜的?”
柳家父子當然不能說。
趙曉琳道“你們父子兩人卑鄙無恥,也配得到楊公子的劍譜。”
“是啊,像你們父子兩人,合夥奪人家的劍譜,我在江湖上逢人就說,看你們有沒有臉在江湖上混!”張算穎跟楊書成是患難之交,當然是要維護楊書成的清譽。
柳家父子被這對美女冷嘲熱諷了一場,又不敢貿然叫板,要不然翻出幾十年前的舊案來,確與臉上無光。
柳正禹見這兩個美女說罷,這才接上話來,道“我柳家跟這姓楊的小子有不共戴天之仇,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趙曉琳也不願跟他再糾纏,何不乘此機會,脫身而去?於是她對金冠道長道“酒已喝好,多謝道長盛情款待,告辭。”
那金冠道長見這兩位姑娘道術精通,在白蓮教中地位肯定不低,正要接納,哪敢得罪,在一時半會兒時間,也不能消彌兩家仇恨,隻等以後再想辦法,就道
“我送三位出山門吧。”
一行四人離開清風觀,走到山下,金冠道長道“兩位姑娘,回到教內,代我多多致意貴教。”
趙曉琳問道“我們以後怎麼聯絡?”
金冠道長想了一會兒,道“我派個徒弟跟著兩位姑娘,一起去大彆山可好?等到了貴教,有什麼話,就讓他帶回。”
“很好。”
金冠道長大喜,馬上叫來一個道士來。這道士名叫陳銀劍,雖說是個道士,其實是個江洋大道,他乾儘了壞事,被一夥正義之士追殺,他逃來逃去,就逃到了清風觀,為了便於隱藏,就穿起道裝,先做個假道士。
金冠道長把陳銀劍收服,讓他服服帖帖地為他所用。他現在就讓陳銀劍跟著兩位姑娘,一起去大彆山,以便聯係。
兩邊告辭,金冠道長程土定回觀,他還要去安撫柳家父子。
這裡,趙曉琳帶著道士陳銀劍,騎上驢,一行四人,一起朝東南而來。
在路途上,走了兩三日時間。
已是大好春光,一路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春風駘蕩。
楊書成一路上,想跟張算穎說說體己話,無奈三人在一起,也沒有一個機會;又要跟趙曉琳說說知心話,三人總在一起,也沒有個機會,隻得忍耐著。
這一日,走到信陽地麵來,遠遠地就望見大彆山就在天邊,一抹青色。
這時,走到一個集鎮外,卻望見一夥人圍著一個漢子正在廝殺。
一行四個忙催驢走到近前來。卻見那被圍的漢子,高個,身體魁梧,濃眉大眼,鼻端嘴闊,相貌堂堂,手拿一把大刀,正在奮力拚殺。
那些人乘他勢危,個個爭先,要殺了他,因此下手毫不留情。
而那漢子如一頭瘋虎一般,殺紅了眼,舉著一把單刀,左衝右突,滿身的血流,還不投降,奮力抵抗。
雙方又殺了十幾個回合,這漢子沒有殺到對方,反而身上中了幾刀,再堅持幾個回合,就要命喪當地了。
楊書成要上前幫忙,十幾個人圍殺一個,他當然要救那個被圍的漢子了。
楊書成不待趙曉琳交待,就衝了上去。
那趙曉琳跟張算穎見楊書成衝了上去,兩人也不甘落後,跟著楊書成,衝入戰陣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