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妻是大明星!
“江哥是不是瘋了??”
“我隻能說牛逼!為了一部電影,寫了三首推廣曲!”
“彆尬黑,江哥明明是為了幾首歌拍了一部電影。”
“江哥彆這樣,我買票還不行嗎!”
“……”
能為一部電影作了三首宣傳曲的,華語電影圈裡是前無古人,可能也是後無來者。
如果將來有人能破這個記錄,最有可能的也是江述自己。
同行對手見狀,有點繃不住了。
怎麼可以這麼離譜!
距離電影正式上映越來越近,各家電影的宣傳自然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不同的是,他們瘋狂發通稿尬吹自家拉踩對家。
江述是瘋狂發宣傳曲給《情書》造勢。
要說哪個受眾更大,肯定是後者。
現在的互聯網傳播速度,出一首傳唱度好的歌,幾天時間就全網皆知爛大街了。
發通稿還要自己買話題榜單,哪有那麼多的受眾。
至於兩者的宣傳效果,其實都差不多。
不是通稿尬吹某部電影拍的好,網友就會信。
畢竟電影都還沒上映呢!
通稿的主要目的,還是刷存在感,讓觀眾們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要上映了。
這一點和電影宣傳曲的作用是一樣的。
在效果差不多的情況下,江述這幾首歌的傳播範圍顯然更廣,宣傳效果自然就比他們的通稿強了。
但是他們肯定也不會等死。
江述繼續發歌,他們繼續買通稿。
比如讓一些所謂的業內資深影評人,以“看過樣片”為由,公開為他們站台。
春節檔的幾部樣片都看過了,《清川江》沒有太好,但也不算差,可以看看。
《少年》和《玉劍傳說》出乎意料的好,預定票房二三名了。
《初戀這件小事故》笑點是有,但很尬。
至於《情書》,整部電影完全不知所雲,就是來割粉絲韭菜的,如果這部電影票房高,隻能說是華語電影的悲哀。
像這樣影評還有不少,其他人也有發。
這些不同的人,各自誇著不同的電影,有些甚至自相矛盾。
比如他說《少年》好看吹爆,另外還有人說《少年》拍得很失敗。
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踩《情書》。
反正沒有一個誇情書的。
發這篇評論的業內影評人名叫姚偉,其實這人在圈內還算有一定的威望。
平時他對電影的評價,九成以上也都符合大眾的想法。
因此在網絡上也有不少擁躉,他的話還是挺多人相信的。
至於剩下那一成和觀眾相悖的觀點,有時是他確實過於主觀了,有時就是彆人給的錢太多了。
他很聰明,這種方式雖然偶有翻車,但可以用想法不同之類的理由搪塞過去。
畢竟他絕大多數時候,確實都是對的。
過後再把恰爛錢發的微博刪掉,這事兒慢慢就過去了。
“姚老師的話還是可信的,看來情書確實不太行[捂臉笑]”
“江述的電視劇拍得確實不錯,但電影可能真不適合他吧!”
“本來想去支持一下他呢!還好忍住了!”
“我已經買過票了怎麼吧呀![哭哭]”
“趕緊退了吧!”
“……”
這個人的微博話題,很快就上了熱搜榜第一。
以他個人的流量,能直接飆到熱榜第一有點離譜,顯然是背後又人推動的。
江述也看到了他的評論。
就算他心態好,但是看到這人說《情書》不知所雲,肯定還是有點生氣。
這部電影已經把一個故事講得完整明白了,什麼智商的人才會覺得它不知所雲?
可以說不喜歡這個故意,但說它不知所雲就是瞎扯澹了。
你隨便吹其他的電影,哪怕誇到天上去,江述也懶得管。
但這樣拉踩,江述可不會慣著他。
江述馬上評論狗糧真好吃是吧!既然你都不要臉,也沒必要再給你臉,這篇微博有本事留著,誰刪誰孫子
“霧草真是江哥?江哥牛逼!!”
“趕緊截圖留念,免得他把江哥評論刪了[狗頭]”
“哈哈!但是俺現在也不知道該相信誰了,等電影上映看看口碑再說吧!”
“他推的兩部電影,背後最高的投資方都是阿狸,狗糧肯定是阿狸發的。”
“……”
姚偉看到江述騎臉輸出後,又氣又急,這種老底被掀的感覺不太好。
如果是個普通網友這麼說,他也不會太在意。
但江述就不一樣了,他的言論具有相當大的扇動性。
可是如果把他的評論刪了,好像就有心虛的感覺。
但留著他,豈不是讓更多人被他扇動?
所以姚偉最後還是刪了。
不止刪,還把江述拉黑,不讓他再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