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謠情頓時在床上笑得直打滾。
第二天上午。
《千與千尋》的開畫評分出來了,96分!
給出的五星比例高達817,四星比例163,好評比例達到98。
這是江述所有作品中,開畫評分最高的一部,之前最高開畫分是95。
“96分!吊炸天了!”
“臥槽某瓣影史前十了?是不是??”
“澹定!開畫分往往還會掉的!”
“感覺至少是前二十了,牛逼!”
“這就是真人電影轉動畫電影的實力嗎?!”
“建議江哥以後專拍動畫長片吧!我喜歡!”
“……”
這個開畫分,很快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討論。
因為這是最近十來年,開分最高的國產電影。
把某瓣評分前十的電影點開看看就知道,這十部電影,至少都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了。
而某瓣前十守門員的評分是94分。
雖然有好幾部94的電影,但他們的評分其實也有個高低。
觀眾可能會疑惑,憑什麼我的94排在你的94之後?
其實隻是因為某瓣把小數點後麵的省略了,觀眾看到的是94分,實際可能是9435,9426。
它們當然就會有高低。
現在《千與千尋》開畫96,如果最終能穩在94,也就有機會進入前十了。
圈內電影人看到這個票房和評分,也隻能集體羨慕嫉妒恨了。
鬼才怪才都已經不足以形容江述,這到底是什麼人啊!
加上《千與千尋》的票房,江述的總票房肯定會破一百億,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百億演員有不少,但百億導演卻不多。
而且百億導演有一個共同點,其實都蹭了主旋律的紅利,和拚盤電影。
至今為止,獨立一人完成電影的導演中,還沒有票房破百億的。
比如地球上的五位百億導演,陳思誠和徐崢都有拚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家鄉父輩》。
另外三個徐克,陳凱歌和林超賢就不用說了,三人合拍《長津湖》,這部電影就57億了。
這種百億的含金量,確實沒那麼高。
如果說誰能首先成為第一個獨立的百億導演,大概還是陳思誠。
雖然唐探係列口碑越來越差,但罵歸罵,《唐探4》的票房肯定也不會差。
而在這個世界,江述無疑會成為第一位獨立的百億票房導演。
僅僅隻用了三部電影,而且不蹭主旋律,也不靠拚盤,全靠自己一個人。
這含金量,無論誰都沒法質疑了。
而且還能加上“自編”這個條件,因為三部電影的獨立編劇都是他自己。
這樣的話……這個記錄恐怕很難再有人打破了。
因為許多名導,其實不擅長做編劇。
像江述這樣的鬼才……可能千年一遇吧!
另外兩部電影的片方和資方看到這個開畫分,小心臟也已經徹底涼透了。
這還不如當初調檔延期呢!
本來還賭一手《千與千尋》口碑翻車,國慶檔的大塊蛋糕就是他們的了。
畢竟是跨界做動畫電影,總會讓對手抱有一些翻車的期待。
結果現實是,這是江述最吊的一部電影——至少從目前的評分來看是這樣的。
撞上這種口碑逆天的電影,再加上江述自帶的巨大流量,這下真死定了。
如果能再給一次機會,無論說什麼也會選擇逃檔,哪怕是把國慶檔留給江述一個人!
到了下午。
電影《奇跡》的開畫分也出來了,85分。
客觀說,這肯定也是一個很優秀的評價,算是得到了絕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以往哪部電影能獲得這樣的口碑,片方肯定十分開心。
這種評分的電影,除去一些十分小眾的文藝片,票房走勢一般都會比較喜人。
但是這一次,《奇跡》的片方卻開心不太起來,反而還覺得有點心痛。
遇到《千與千尋》這種神片,無論排片、口碑還是熱度,都全方位被碾壓。
開畫85分在它麵前甚至都不夠看了。
以至於電影的質量雖然不錯,但出圈度也有限,票房走勢也不會有想象中那麼好。
簡單說,以這電影的口碑,如果能換一個檔期,票房肯定會比現在好。
和千與千尋放一塊,根本抬不起頭,實在太可惜了。
這種情況下,片方哪裡還開心的起來。
反而口碑越好,片方可能還越心疼,生不逢時啊……
晚上。
幾部電影的票房定格了。
《千與千尋》53億,依舊斷層領跑。
《奇跡》憑借較好的口碑,漲幅也不錯,從首日的028億漲到了049億。
第三部《獵仇者》的口碑一般,漲幅也是最少的,隻是從036漲到了045億,已經被奇跡超越。
這部電影很快就會掉隊了。
今天的票房之所以還能漲,是因為國慶假期第一天,隻要不是被罵作爛片,這種檔期基本都會漲。
此外。
獵仇者的導演已經在微博上呼籲觀眾多給點機會,說自己為這部電影如何嘔心瀝血……
但是喊這些也沒用,觀眾不會因此就買賬的。
這就是典型的沒把握好市場,認知和市場脫節了。
導演自認為自己的作品不錯,滿懷信心地拿到市場上以後,結果被澆了一盆冷水,才發現觀眾不買賬也不喜歡。
其實就算是名導,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永遠拿捏住觀眾的喜好。
但江述作為一個穿越者,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因為他拿出的作品都是經過另一個市場檢驗過的,這兩個平行時空的人們對電影的喜好,基本上是重疊的。
隻要是前世的觀眾喜歡的作品,拿到這裡,就不會有翻車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