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彤睡到晚上才醒,吃了飯後,打了點熱水泡腳解乏。
這會兒天色剛漸黑,還能休息一會兒。張欣彤太了解他,晚上一定會過來。
張欣彤猜對了結果,沒猜對過程。她以為宋浩怎麼也得天色黑透才會過來,沒想到天剛漸黑,他就來了。
宋浩來時,張欣彤還在泡腳。宋浩蹲在水盆前,仔細的給張欣彤洗腳。張欣彤的腳根本不臟,她隻是想泡泡腳而已,可宋浩洗的認真,一個小小的地方都不放過。
“宋浩,可以了,不洗了”
宋浩抬頭時,眼裡的浴火藏也藏不住
“小姐”
張欣彤瑟縮了一下
暴風雨來的又急又快,猛烈異常
又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
第二天,張欣彤艱難的起來陪張大山去找村長,讓村長通知村民到學堂前集合。
等人來的差不多時,張大山站在學堂前說道
“鄉親們,我請了王秀才過來,學堂會在明天恢複教學。學堂念書不收束修,全部費用我來承擔。我希望孩子們都來念書,念了書才有更多機會。”
張大山說的簡單,卻迎來一陣陣掌聲。
“謝謝張老爺”
“謝謝張老爺”
人群中都是感謝聲,一時間人聲鼎沸。
張欣彤看著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忽然就懂了土地改革的意義。雖然她的身份會覺得不公平,但讓更多人有尊嚴的活著,是上麵人的責任。
張大山和張欣彤回張家後,父女倆都去休息了。張大山終於把學堂的事忙完,好像卸下了一份重擔,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張欣彤也睡了一天,她也很累。
時間很快過去了兩個月,這兩個月學堂一切正常,張家的生活也按部就班的過著。
因為到了秋收時間,宋浩請了假,回家幫弟弟收糧食。
張大山雖然是地主,但張家不種地,張家隻要按畝收糧食就行。
張欣彤一個小姐,自是不用乾活,但她喜歡豐收的季節。張欣彤站在田間遠遠望去,那一片片金色的稻田如同細碎的黃金灑落在大地,令人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張欣彤覺得這景色太美了,她想記錄下來。張欣彤回家取了繪畫的畫板、畫紙、畫筆和染料,在宋浩乾活的田地前畫畫。
宋浩揮灑汗水的樣子,在金色的稻田中,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讓人心生歡喜。
大家都在忙,張欣彤不乾活,不好意思在這裡多待,畫完就走了,走之前給宋浩留了一壺冰鎮酸梅湯。
秋收很累,張欣彤送了不少好東西去宋家。宋浩已經和宋母、宋誌說了他和張欣彤的事,宋母開始時誠惶誠恐,後來接觸多了,發現張欣彤是非常好的一個人,相處的越來越愉快。
秋收結束,要收糧時,張欣彤又找到張大山。
“爹,今年的糧我們隻收五成吧!”
張大山
“彤彤,其他地主都收七成,我之前收六成已經很少了,為什麼要收五成?”
“爹,你收多少,這些糧食你也保不住,不如做點人情少收一些。這些百姓過的非常苦,忙了一年連一頓飽飯都吃不到。爹,就收五成,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