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師兄弟兩人共同謀劃的結果,目標是引導齊國進攻吳國,放棄不斷進攻魯國。
端木賜和冉求認為,必須要讓田恒看到,齊國進攻魯國,根本達不到削弱國、高等家族的作用。
齊魯稷曲之役剛剛結束,齊國實際掌權人田恒正火冒三丈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齊軍居然敗了,但據說,僅僅是損失了八十個小兵!
你勝也好,敗也好,總得死幾千人才符合老子此次出兵魯國的目的吧,但戰敗歸來,死了八十人,這算幾個意思?
魯國佬真那稀匹個慫,八十人的戰損,創造齊魯戰爭史上戰損最少的曆史了?
不行,得再去打一次魯國,目標至少是三千以上戰損。
勝負無所謂,關鍵是讓國氏、高氏和其他家族的士人多死一些。
田恒正欲進宮見齊簡公,慫恿齊簡公再次出兵伐魯,下人來報,說孔門弟子端木賜攜禮前來拜訪。
端木賜?
田恒當然知道端木賜這個人,就是那位叫子貢的衛國人,曾代表魯國出使過吳國,最終達成了使命,還獲得了吳國的尊重。
田恒還知道端木賜聰慧過人,善於經營。
要知道,在商業經營一道上,齊國的田氏家族是不服任何人的。因為田氏正是靠善於經營、善於理財,最終成了齊國首富。
齊國,則是列國諸侯中的首富。
此時的大周王朝所統轄的這片土地,也應該是全天下最富足的地方。
眼下齊魯正處於戰爭狀態,此時端木賜前來拜會自己,而不去拜見國君,那定然是私事。
田恒細忖了一番,命熱情相迎。
端木賜也無心去欣賞田府的豪華,見到田恒,施禮道“衛人端木賜,專程來拜見夫子,區區薄禮,不成敬禮。”
田恒忙還禮道“子貢先生乃孔夫子高徒,大名鼎鼎,令人敬仰。不知孔夫子如今何處?子貢先生此次見我,不和有何見教?”
端木賜道“夫子客氣了,老師孔夫子如今暫居衛國友人處,專研詩書禮樂。我此番前來拜訪夫子,乃為我師孔夫子而來,亦為夫子您而來。”
田恒聽後一怔,忙道“子貢先生,您直言即可。”
端木賜向兩旁看了看,田恒心領神會,將手一揮,命房內眾人均退下。
端木賜這才道“不瞞夫子,如今魯國季氏當政,想當年孔夫子在魯國任大司寇,行攝相事,推行國政改革,墮三都,強君權,得罪了季氏、叔氏、孟氏這三大家族,最終被迫流亡國外,如今已十數年了。
孔夫子年事已高,這些年又過得很苦。如今客居衛國,天天都在思念著魯國,對弟子們總說起葉落歸根之事。
但沒有季氏同意,孔夫子回不了國。去年,夫人亓官氏過世時,孔夫子欲回國操辦喪事,結果回國被拒。這事讓孔夫子傷心欲絕,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
作為孔夫子的學生,我與子有等人均不忍,有意助孔夫子回魯。這就需要我等為魯國立下大功。
如今齊魯交惡,前番剛有齊魯郊之戰,子有率師抵抗齊師,並取得大捷,這也是我等欲為魯國立功之故。”
田恒聽後連連點頭,歎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子有能率一師之力,一舉擊潰國書、高無丕所率的齊軍。那如今子有立下大功,此功足可勸動季孫同意孔夫子回魯了吧?”
端木賜點點頭,道“夫子高見,想必季孫亦會同意。隻是,如今齊魯惡上加惡,齊國國政由夫子掌握,夫子想必會再次報複魯國。前番魯軍獲勝,實有運氣成份,論戰力國力,魯國根本不是齊國對手。
一旦齊軍再犯魯國,季孫必然會再次派子有率軍抵抗。我是擔心子有不會取勝,到時以敗軍之將加罪於身,勢必牽連孔夫子!
如此一來,孔夫子非但不能在魯國安身,反而惹禍上身,這是我很擔憂的。”
田恒聽後,點了點頭,道“誠若子貢先生所言,齊軍折戟於魯,此乃奇恥大辱,我為齊國執政相國,定然報複,否則大國之威何存?隻是因此而影響孔夫子,內心著實不安。然私不敢廢公,還請子貢先生見諒。”
端木賜忙施禮道“夫子不必在意,私不廢公,此乃大道之理。隻是,我仔細想了想,而且是真心站在夫子的立場去想的,發現夫子欲舉兵伐魯,對夫子著實不利。”
田恒一怔,忙道“哦,齊國伐魯,魯必敗,我為齊執政相國,有功則有威,怎麼會不利?”
端木賜正色道“夫子身為相國,齊國執政,此事不假,但夫子可曾想過,如今夫子的田氏家族,地位真的穩固了嗎?”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