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熱鬨了好幾天,村裡來了許多的官差,上山找了好些天,抓住了十來個土匪。
那些土匪被五花大綁押送下山,三丫為了看土匪還特意追了一段路,隻是那些土匪都被罩住了頭,看不清模樣,三丫隻看到他們狼狽不堪的身體,好些人的身上帶著傷,衣服臟汙不堪,一點也沒有想象中的凶惡嚇人。
官差抓到了人,也陸續退出了村子,李家村又恢複了平靜祥和。
田裡的農活兒也告一段落,劉氏閒了下來,開始教三個女兒做起女紅。
大丫二丫學的很認真,尤其是大丫,她已經跟著劉氏學了幾年了,做的活計看著有模有樣的,二丫學的晚,活計做的不算好,但好在二丫沉的住氣,耐著性子學的很認真。
隻有三丫,又不會做又不想學。
劉氏看著三丫又一次紮到了手,終於歎了口氣“唉,三丫啊,你拿針不要捏的那麼用力,娘和你說過好多次了,左手不要挨的那麼近,會紮到手的,你看,這不是又紮到了嗎?”
三丫苦著一張臉,誰知道女紅這麼難啊,單拿針都有那麼多講究,她是真的學不會啊,手指頭都快紮成馬蜂窩了,再學下去她就要失血過多了。
劉氏也不是個狠心的母親,看著小女兒被針紮的都快哭了,抬抬手放了她一馬“你太小了,手不穩,慢慢學吧,去找奶奶,讓奶奶用鍋底灰給你抹抹。”
三丫得了指示跑的飛快,生怕劉氏反悔,頭都沒敢回,直奔廚房找奶奶。
宋老太太一邊給三丫抹鍋底灰一邊數落她“你怎麼這麼笨啊,專挑手指頭紮,不嫌疼嗎?”
三丫一臉的委屈,噘著嘴“疼,但我學不會。”
宋老太太訓她“學不會就更得學了,不然以後怎麼做衣服穿啊,姑娘家不會針線活兒,誰敢娶你回家。”
三丫一點也不在乎這個“我才不學做衣服呢,我讓彆人做好了給我穿。”
宋老太太笑著點了點她“你想的還怪美的,王家那麼有錢,你姑姑也得做針線呢,你還想嫁到天上啊?天上的神仙有織女做衣服,不用自己做。”
三丫反駁奶奶“等爹做官了我們家就有錢了,有錢了可以花錢請人做衣服,我們一家都歇著享福,誰也不用做。”
宋老太太聽了三丫的話樂的不行,捂著肚子笑了好半天,這才直起腰來“你呀你,想的都是美事兒,你爹還沒考上舉人呢,你就想好以後怎麼過了,真是傻丫頭,就盼著享福,也不知道心疼心疼你爹,你爹白疼你了。”
三丫才不傻呢,是人就得有夢想,萬一真實現了呢。
宋老太太雖然嘴上數落三丫,但是臉上的笑容一直沒下去,她也盼著兒子早日高中,以後也好跟著兒子享福。
桃花鎮,何夫子家。
“先生,您看我這篇文章寫的還入眼嗎?”宋秀才站在一旁請教何夫子,何夫子拿著他寫的幾張紙看了好一會兒。
半晌過去,何夫子終於抬頭看了宋秀才一眼,“長生啊,你隱居鄉間,性子倒磨平了不少,這文章裡也添了幾分超脫,為師很是欣慰,本以為兩年前落榜是件壞事,如今看來倒也磨煉了你,越發沉穩了。”
宋秀才聽何夫子誇獎他,躬身給恩師行禮,何夫子指著麵前的椅子讓他坐下,斟酌了一下,“這兩年你倒是沒有心灰意冷,這是好事,但是朝廷取士取的是可用之才,不是清高孤傲之人,我知道你心中有抱負,但是想要入官場,你還是要懂得經營,要做到麵上不顯,心中有數,見人讓三分,遇事退三分,兩年前的教訓你要時時牢記。”
宋秀才想起兩年前生病的事,明白先生是在點撥自己,斟酌著開了口“老師,我也不知是不是著了彆人的道,就更彆提是誰動的手了,我細想了許久都沒有頭緒,隻知道自己病的太蹊蹺了些。”
何夫子冷哼一聲“哼!這世上多的是兩麵三刀之人,你也不必搪塞我,總歸就是你身邊的幾個,除了他們,旁人哪知你的本事深淺,犯不著對你一個小秀才下手。”
宋秀才見何夫子動怒,不敢再提,“老師勿動怒,這次我不和彆人結伴就是了,剛好我姐夫要去平安州做買賣,我和他結伴同行,也有個照應。”
何夫子捋了捋胡子,“這樣也好,你姐夫走南闖北的見識多,你和他一起走倒也便宜,我有一老友在平安州,你到了平安州替我拜訪一下,帶封信給他。”
宋秀才從沒聽說過老師在平安州有老友,上次去備考時也沒被托付過,當下就有些疑問,但是沒敢直接問老師。
何夫子倒是主動解釋了起來“我這位老友是去年剛調任到平安州的,他當年一路考到進士,過了幾年進了翰林院,去歲出了京城,到平安州做了同知,我們這些年一直有書信往來,前幾年他邀我去他家小住,可惜我犯了腿疾,一直沒去,過些日子你去了,替我捎封信給他。”
宋秀才看何夫子一副懷念老友的神態,麵上平和,心裡卻翻起了浪,他自幼拜入何夫子門下,早知何夫子非池中物,若非夫子有腿疾,絕對不遜於這位同知的地位,聽恩師提起老友如此熟稔,二人關係一定十分親近,這下他算是明白了,夫子哪裡是讓他送信,不過是在為他鋪路罷了。
宋秀才看恩師對著他滿眼笑意,一時之間竟忍不住了,帶著哭腔說道“老師,我何德何能啊,讓您為我謀劃至此,學生百死難還。”
宋秀才跪下了,以頭搶地,他這輩子能得何夫子教誨已是僥幸,如今何夫子又處心積慮為他鋪路,他怎能不感動啊。
何夫子沒有扶他,隻是臉上有些不自在“誰給你謀劃了,老夫就是腿腳不好,使喚使喚你罷了,讓你去你就去,少說那麼多廢話,起來,不年不節的,你磕什麼頭,趕緊起來。”
宋秀才明白何夫子彆扭,老師就是這樣的人,言不由衷,明明做了大好事,卻非要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來,做學生的不敢忤逆先生,也就乖乖聽話站起來了。
何夫子岔開了話題“你師娘給你做了幾件衣服,你去試試,看著哪裡需要改改。”
宋秀才不好意思的笑了,撓了撓頭“哪裡敢勞動師娘,學生有衣服穿。”
何夫子起身拄拐,“你師娘的女工好,早就做好了,你去平安州總要帶幾件體麵的衣裳,彆人才不會笑話你……”
宋秀才默默跟在後麵,聽著何夫子碎碎念。
喜歡古代生活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生活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