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鹿鳴宴,今日魏大人休沐。
早上魏大人去花園裡溜了鳥,又讓人把剛開的新菊搬到了書房裡,剛坐下翻開了書,就聽二門的小廝來報“老爺,上次遞拜帖的人又來了。”
鄉試前曾有人給他遞過拜帖,說有舊友托付書信,想要當麵轉交,那時他正忙著貢院的事,忙的焦頭爛額的,過了好幾天才看到,當時也抽不開身,隻交代了門房,讓他們留意著,要是人再來了就留下。
他都快把這事給忘了,沒想到此人今日又來了,正好請進來問問,看看是哪位老友的信。
宋長生跟著門房的小廝進了門,轉到二門上,又換了一位穿著體麵的管事引路,一路經過了連廊和垂花門,到達了正院的偏廳。
“請您稍坐,我們老爺這就來。”
管事給宋長生奉了茶,這才退了出去。
宋長生坐下歇了一會兒,喝了兩口茶,抬頭環視屋子。
這是正院的偏廳,在院子的西邊,外麵種了一片鴛鴦藤,花匠精心打理過,順著架子攀爬成片,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影壁,正好隔絕了偏廳的視線。
偏廳裡擺著十幾盆菊花,都是花中的精品,東西各放著一排博古架,上麵放著些花瓶擺設,博古架前是兩排太師椅,中間主座是兩個方圈椅。
宋長生坐在右側主位下首的椅子上,把茶杯放在旁邊的小幾上。
“原來是你,宋長生!”
魏大人昨天剛見過他,印象很深刻。
宋長生行禮問好,“魏大人安。”
魏大人坐到主座上,外麵小廝又上了一次茶,把宋長生喝過的茶杯撤了下去。
“不知宋舉人是為誰帶信啊?”魏大人抿了口茶。
宋長生回道“是為老師帶信,學生師從何靖,來平安州前他托學生給您帶封信。”
說著將袖子裡的信件拿出來遞給魏大人。
“何靖!他現在在哪兒?”
“老師現在住在桃花鎮上,在合山縣。”
魏大人接過信急忙打開,一目三行看完了信。
“這個老家夥,這麼多年都找不到他,原來是躲到桃花鎮了。”
魏大人終於抬頭正視宋長生,“你是什麼時候到平安州的?”
“學生是六月來的。”
“那你怎麼不早些來找我?”
宋長生有些不好意思,“老師說他與您是好友,我怕老師信上再托付些什麼,學生怕麻煩了大人。”
魏大人用讚賞的目光看著宋長生,“不愧是何靖的弟子,和他是一樣的性子,賢侄隨我到書房說話。”
宋長生跟著魏大人去了書房,魏大人讓人上了點心。
“這是金絲卷,我夫人愛拿花做糕點,這是用今年的新菊做的,你嘗嘗,看合不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