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之前宣布過,百姓們可以來日報發行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見。
九州日報的人要認真聆聽,合理采納百姓們的意見。
“鄉親們放心吧,有最新消息,肯定會及時登載在日報上,告訴大家的。”
百姓們得到肯定的回答,內心很是開心,期待著新消息的到來。
在益州的科研基地,天工院內,張衡此刻正在和一個中年男子研究天文地理。
這個中年男子不是彆人,正是杜詩。
杜詩從京州回到益州之後,幾乎每天都和張衡待在一起,共同討論科技。
對於天工院的院主張衡,杜詩很是敬佩,真是一位強大的科技人才呀!
怪不得主公如此重用他,單單一個地動儀,便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而且能夠傳揚千世萬代!
“杜兄,聽說了嗎?鄭和大人即將回來,我們也去看看?”張衡問道。
杜詩點點頭,道:“好啊,聽說海外有不少好東西,或許有一些咱們沒見過的科技,學習學習。”
張衡也是這個意思。
二人又去旁邊的法醫學院,邀請宋慈一同前往。
宋慈道:“二位,我最近正在研究一具特殊的屍體,若是能夠研究出來,法醫學將會有一個新的進步。
所以我現在實在抽不開身,還要麻煩你們去了之後,幫我留意有沒有法醫學方麵的。”
張衡二人點點頭,告辭之後,便向李恪申請前往標州崇光。
李恪直接同意了。
武珝、崔明珠等人也要跟著一起去,李恪也都同意了。
反正她們最近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兒,一起去標州看看也好。
籌備的兩日,李恪帶著大軍出發了。
李存孝親自護衛,許褚典韋伴隨左右,姚廣孝、荀彧等文官隨行。
……
留在益州的張士貴和李君羨二人早已離開,回到長安了。
回來之後,李世民並未召見張士貴。
這倒是讓張士貴有些忐忑,皇上這是何意呢?
難道自己已經和皇上之間產生了隔閡?
但也不應該呀,皇上舍去梁州換自己回來,不應該不見自己的。
張士貴忐忑了幾日,終於得到了李世民的召見。
他跟著張阿難來到了武德殿。
此刻李世民正在教李治學習,所學的是戰國時期燕昭王在易水河畔設立黃金台,招攬天下賢士的故事。
張阿難見皇上教的認真,也不敢去打擾,便和張士貴在一旁站著。
“武安來了,坐吧。”李世民隨手指了指旁邊的凳子。
張士貴微微一愣,小心翼翼的坐了下來。
“雉奴,快來拜見張將軍。”李世民又對李治說道。
“見過張將軍。”李治恭恭敬敬的行禮。
張士貴嚇了一大跳,怎能讓太子向自己行禮呢?
“武安,雉奴最近對兵法方麵很感興趣,你可願意教他?”李世民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