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一經發布,頓時引起天下眾人的討論。
百姓們對秦王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幾分,真不愧是他們敬愛的王爺呀,有膽有識有魄力!
此事很快也傳進了朝廷掌控的地盤中,各官員們對秦王多了幾分好感。
秦王是一個敢想敢乾的人,且不畏艱險。
更重要的是秦王並不是口頭上說說那麼簡單,他真的去行動了。
就像一直侵擾中原王朝無數年的草原敵人,直接被秦王徹底征服。
就像高原上的吐蕃人,那裡地勢險峻,空氣稀薄。
中原人到了高原之上容易有高原反應,很難打贏敵人。
但是秦王殿下親率大軍打敗對方,消除大唐西南之患。
除此之外,秦王還在不斷消滅大唐周圍各國,擴大大唐地盤,揚大唐國威。
秦王對他的百姓們也非常的好,讓他們都能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
……
事情傳進長安皇宮。
李世民看著日報上的文章,心中也是驚歎不已。
“哈哈,不愧是朕的好兒子!有膽有識,像朕!”李世民笑了起來。
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如此,麵對任何強敵,無所畏懼,哪怕是高大的山峰擋在自己麵前,也要將其乾倒。
李世民開心過後,神色又有些凝重。
秦王太優秀了呀!讓他這個皇上甚是忌憚。
“學學!你們都學學秦王的這種魄力、這種思想!”
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當著眾官員說道。
這件事情既然登載在了報紙上,那就瞞不住了。
李世民索性就在朝堂上公之於眾,跟大家好好探討探討。
“希望你們都能擁有堅定的思想,無所畏懼的勇氣。就像秦王所說的,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
無論擋在我們前方的是什麼危險和困難,都要將其克服!”
官員們認真聆聽,秦王這份堅定的思想確實值得學習。
朝會結束之後,李世民又把房玄齡等人叫到書房,跟他們開了個小會。
討論的內容還是九洲日報上的那篇文章,讓他們督促各地官員認真學習、執行。
“以後關於秦王的事情,不要一棍子打死。能夠學習的,我們就去認真學習,彌補我們的不足。”
李世民繼續對大臣們說道。
“秦王的強大,我們有目共睹!朝廷這邊不能落後,要追上去!”
以前麵對秦王的各種事情,李世民都選擇壓下去,不允許大家當眾討論,更不允許大家去學習。
但現在不一樣了,朝廷失了大勢,無力與秦王正麵抗。
李世民能做的就是暫時忍耐,不斷學習秦王的長處,彌補短處,增強朝廷的實力。
官員們點了點頭,記在心中。
皇上現在對秦王的態度,大家還是挺喜歡的,和和氣氣的多好。
他們不希望皇上跟秦王爭個你死我活,這樣對大唐,對於他們這些官員們來講,都不是什麼好事。
……
北方草原,獨邏河畔。
李恪站在河邊,望著前方的空地。
他要在此處修建一座城池,要把它打造成北方草原最大的城市之一。
此地依山傍水,風景還不錯,地理位置也很好。
後世的烏蘭巴托便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