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萬比六萬!
大夏這邊幾乎做到了一人換五十人。
自然,其中很多都是被洪水衝走的,若是真要一槍一刀的去砍。
這一場戰鬥沒那麼快結束。
更多的還是洪水作用之下,大夏這邊直接沿江擊殺便可。
“諸卿如何看?”秦天縱看向了文武百官。
既然有人議論。
那就讓他們論個夠!!!
這些日子以來,他可是聽到了不少風言風語的聲音,大夏牛鬼蛇神出來不少,今日正好定個調。
群臣沉默。
如諸葛亮、張良等人一言不發,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一尊老佛。
而下邊的其他人見文官之首都沒動靜了,一個個也是低垂著頭。
秦天縱正要說話。
一道聲音響起。
“王上,武安公此戰戰績斐然,但依照微臣看來,多少有些殺心過重了!”
文官之中一名中年官員站出聲,躬身道。
禦史台侍禦史萬和。
成為王朝後的大夏,禦史成了大夏唯一的正規監察機構。
其治下吸取各朝代的優點,開先河的設置了禦史台、都察院兩大次級機構。
兩大機構並不重複。
禦史台,掌朝廷百官糾察之事,主中樞。
都察院,掌各城官員糾舉之事,主外部。
不過,兩者都是在禦史大夫的治下。
而侍禦史便是禦史台下的官員。
侍禦史官職不大,隻有區區從六品罷了,但其卻是官微權大的代表。
無他,侍禦史掌糾舉百官、入閣承詔等事。
可以說侍禦史的權力,甚至比許多正三、四品的外官都要大許多。
萬和的話一出。
站在前列的禦史大夫包拯難以置信的望了他一眼。
治下官吏諫言,竟然沒有知會他?這是誰給他的底氣?
這“射日”計劃可是王上的決定的。
兩閣閣臣皆有參與其中,可以說是集結了大夏高層的意誌。
現在你個狗東西出來說不合適?
可現在說什麼一切都晚了,話說了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
就是這一刻。
他感覺到了數道目光向自己投來。
文武百官都有。
如芒在背。
殿上,秦天縱眼中一道精芒閃過,笑看著萬和。
“卿此話怎講?”
喜歡鑄無上運朝,我為人族挽天傾請大家收藏:()鑄無上運朝,我為人族挽天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