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昂首,繼續道。
“王上,根據微臣與炎黃閣閣城之議,接下來大夏政務方麵的重點應該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由於迷霧森林眾勢力近些日子以來遞交的國書,微臣認為是時候邀各大迷霧森林勢力主前來協商了,不止如此。大夏這邊,如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滄溟界域霸主勢力,勢必需要擴張。
微臣建議王上發布國書一份,邀請滄溟界域各地各方勢力彙聚大夏共商滄溟界域之事,據微臣了解,滄溟界域內部還有一些人族勢力,其下轄還有不少人族,大夏作為人族聚集地,理應將其收於治下。
二、隨著大夏各學府的營造和發展,如今出現了大量的學子,其修煉熱情也愈加高漲,微臣建議可以酌情以比鬥的方式,激發大夏學子之間的比拚意識,如此當有利於大夏各學府協調發展。
三、大夏這些日子以來涉及...”
......
諸葛亮一條一條的說了十數條。
涉及到教育、資源、外交、商業、工程、農牧等方麵。
每一點幾乎都給出了相應的治理之法。
聽到這些法子,秦天縱對大夏接下來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詳細了解,漸漸的心中有了一幅藍圖。
這或許就是曆史名臣的能力。
三言兩語就將許多重要的事總結了出來。
當然,這後麵肯定少不了諸葛亮做的功課,這點顯而易見。
“孔明之議,諸卿可有意見?”秦天縱看向眾人。
當然,更多是問炎黃閣的閣臣。
眾人皆是搖了搖頭。
這些東西,他們在閣議的時候已經商量好了,如今放在朝堂上來隻是例行審批之事,昭示群臣。
“既然沒有意見,那就如此吧!軍閣呢?”秦天縱看向了太尉張良。
張良站出身,緩緩道。
“王上,軍閣閣議這兩日也有了結果。
一、軍閣如今首要的任務便是處理好戰死將士的撫恤,以及對有功將士的嘉獎問題。
根據軍閣內部測算,光是軍閣撫恤一事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按照一位士卒百萬撫恤的標準來算,這次光是撫恤金就達七百萬,若是加上獎賞之用,恐怕其中的差額在千億。
二、此次一戰各軍均有消耗,特彆是在軍備上。
其中修羅軍消耗最大,軍備缺額在三十億上下。
其次白袍軍,軍備缺額在二十億上下。
其三為禁軍,缺額五億上下。
如罰罪、百花、城防總計缺額十億上下。
水師方麵,滄瀾水師軍備缺額十五億,錦帆水師軍備缺額二十二億。
合計一百零二億。
三、若是大夏疆域擴張,目前大夏軍的人數已經不足以防禦大夏疆域,微臣等人建議,修羅、白袍兩軍擴軍至五十萬,百花擴軍至二十萬,城防軍預備兵員應達八十萬,滄瀾水師應達十萬人,錦帆水師應達十五萬人,合計總兵力達兩百二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