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天地萬物有其理,不過是胡言。
非是天地萬物有理,而是理賦予了天地萬物,使得它們有理。
若無人存其理,萬物依舊存在。
棉花,它不會因為你賦予了其堅韌之品質,變得如精鐵一般堅硬。
其隻不過是人的主觀臆想罷了。”
王守仁微微一動,指向了麵前的一根竹子。
“這一根竹,微臣說它堅韌不拔,有蒼柏之誌,那它便會挺拔異常。”
話音一落。
那根竹子瞬間如同鐵棒一般,變得筆直。
原本耷拉著的竹枝也都衝天而生。
“同理,微臣說此竹如水,竹林似波濤不斷,那它就不再有堅韌之品質。”
話落。
整片竹林開始急劇變化。
特彆是先前的那一根筆直的竹子,一瞬間的功夫變成了如隨風搖擺的小草,在風力的作用之下不斷的擺動著。
竹林上部頂端。
似綠色波浪翻滾。
神異無比。
見此一幕。
秦天縱一臉驚奇。
王守仁似乎摸到了一絲法則的門檻。
而且並非是普通的法則。
至少,他無法在不動用自身力量的情況下,讓竹林成為如今這般狀態。
他可是感受到王守仁根本沒有動用靈力。
“王上,此便是微臣的解釋。格物致知,根本格不出來,朱子之所以說此話,本就是他懂之理,而不是萬物本就存在如此之理。
就如眼前的竹林一般。
它們可以似鐵,也能似水。
其存在何等道理非是它們決定,而是那感悟之人,自身所決定的。”王守仁說道。
聽到這話。
秦天縱倒是有了一些明悟。
很簡單的道理。
事物的真實狀態,不會因為主觀意識而轉移。
竹到底是不是君子,不是它本身決定的,而是外部。
文人雅士說它是君子,農民隻認為其是編製簸箕的材料罷了。
其本質不論如何都是竹。
任何賦予其道理的,都是主觀意識的緣故,而非是它本身存在。
“陽明先生倒是見解頗為不俗,孤佩服!既然先生要在此處定居,那孤該是支持的。
隻是,先生發妻不該同先生吃這般悟道之苦。
待事後,孤令人送一些東西來。
改善一番此地。
也算是對先生的補償。
還望先生能夠早日打造出一片道林。”秦天縱正色道。
聽到這話。
王守仁倒是沒有反對。
物質條件,確實是補償發妻的唯一途徑,完善一番倒也合適。
隻是,所謂的“道林”他倒是似懂非懂。
畢竟‘道’之一事玄妙。
他也不敢保證。
“多謝王上。”
......
喜歡鑄無上運朝,我為人族挽天傾請大家收藏:()鑄無上運朝,我為人族挽天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