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上空。
諸葛亮與張良等人禦空而行。
查看這地麵的情況。
欽天監雖然有堪輿之責,但作為大夏重臣,他們可不會將這等重要的事全權交到欽天監二人的手上。
諸葛亮本就是精通五行八卦、陰陽占卜之術。
而張良對於望氣定穴,趨吉避凶也多有研究。
如此一來,二人便是結伴驗收欽天監的工作,以免若二人有異樣,動搖大夏氣運之勢。
但從他們遊曆一番看來。
倒是沒什麼差錯。
至少,算得上中規中矩,不會造成氣不聚之景。
“古之梁州,今之益州,本是天府之地,依照其地脈地勢,倒也沒有太大的差錯。”張良看著下方的場景,說道。
“倒也沒錯,益州...咦...”
諸葛亮的異樣使得張良有些疑惑:“發現什麼了?”
“這...這是九星連珠?”諸葛亮詫異。
“九星連珠?”張良看著下方的場景,眉頭皺起。
“沒錯,此乃大吉之象。我就說此二人當是風水術士中的大才,其本領定然不簡單,沒想到他們竟然打的這等主意。”諸葛亮雙眸之中,帶著一絲讚揚。
張良聞言。
他倒也看出了此地的不一樣了。
但具體如何,倒也不甚清楚。
諸葛亮見張良如此,笑問道:“子房可知何為困龍局?”
“困龍局?”張良眉頭微蹙。
緊接著眼中亮光浮現:“你的意思是益州原地勢問題?”
“沒錯!”諸葛亮點了點頭,繼續道。
“想來子房也定有研究。我在蜀地為相數十載,對於蜀地地勢倒也熟悉。
其蜀中平原曆經三次水患,其每每便是一片汪洋,其原因便在於蜀中成都其風水格局。
其水龍脈,為孽龍無情之勢。
自然是有水患之災。
然,其地勢自秦便有改動。
張儀以風水之術將其大改後,便成一方沃土,一座巨城。
不過,蜀中之地,其人為改勢能力有限,因其本身的緣故,其早已經形成四象之勢。”
“四象之勢?你莫非說的是先天四象?”張良詫異。
“哦?子房知曉?”諸葛亮來了興致。
“自然!當年高祖封漢王,定都之時,我便是知曉過此勢。蜀中平原擁有先天四象,乃是絕佳的風水寶地。
以大雪山、邛崍山、岷山等山脈為靠山,居“玄武”位。
以龍泉山為近案,巫山、大婁山為遠朝,居“朱雀”位。
以秦嶺、大巴山脈為左膀,居“青龍”位。
以大涼山、五蓮峰為右臂,居“白虎”位。
此為四象鎮氣風水大勢格局。
然而天道有缺。
此之格局卻出了紕漏。
有經雲:寧可青龍高萬丈,不可白虎抬頭昂。
蜀中平原便是如此。
白虎位雖遠,然卻也有影響。白虎抬頭之勢起,若非有青龍護衛,此蜀中平原當為大凶之勢。
再有
蜀中雖有玄武朱雀位,但玄武朱雀卻不平衡,朱雀位近,則火大,玄武位遠,則水遠,遠水不救近火,大有朱雀焚燒之象。
如此,蜀中平原雖齊備華夏大地最強地勢,但卻有缺,形成了先天四象有缺局,此為遺憾。
當年高祖選都南鄭,而不是定成都便是如此。
成都守成有餘,但進攻不足,作為大後方穩定局麵還可,若想逐鹿天下,那就顯得有些無力了。”
張良之語。
使得諸葛亮仿佛遇到了知音,眼中不覺勾起了回憶。
他曾經何嘗不是如此?
在蜀中為相多年。
其對蜀地的風水地勢不說如術士一般熟練,但大體還是了解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