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恭聽!”魏宗賢示意道。
“當年大清旱災四起、流民遍地,無數的百姓死於饑荒之下,這樣的情況下乾隆爺...額...弘曆調撥了大量的糧食去賑災,但這些賑災糧卻是宛如石沉大海,沒有激起半分水花,每日依舊有大量的百姓餓死。
為了應對此情況,我受弘曆之命作為欽差大臣前方南方負責賑災事宜。
你可知我是如何做的?”和珅笑問道。
魏宗賢略微思量,便道:“若在賑災糧數量充足的情況下,賑災還無半分效果,那必然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一旦貪官汙吏橫行,流民自然到手的糧食就少了。
你應該是整頓吏治去了。”
“非也!非也!”和珅笑著搖了搖頭,“我作為外派京官,如何能夠整頓吏治?當地官商勢力頗大,要想整頓可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若真整頓出來了,百姓也都餓死了。”
“那你如何做的?”魏宗賢皺眉問道。
“很簡單!就如王上所言,無利了,自然這些家夥就不爭了!賑災糧若是上好的米麵,這些貪官汙吏自然上下其手人人都貪汙,最後到百姓手裡恐也就三瓜兩棗了。
但若是讓這些米麵變成糙米,甚至是這些官吏看了都沒興趣了,那自然到達百姓手裡就多了。
最為簡單的法子便是在米中摻沙!
米裡有了沙子,這些官吏就算想貪,那也得將其中的砂石篩選出來,這是一項體力活,對於這些養尊處優的官吏而言絕對是不願意的。
但對於要餓死的百姓,可不會管你那麼多。
人都要吃土了,又如何會在意米麵中的砂石呢?
如此賑災之下,方才將饑荒度過了。”和珅解釋道。
魏宗賢聽著和珅的故事,臉上的驚奇之色越發的明顯。
這麼看來,這確實是一個法子。
正如主子所言,利益過重的,有豪紳會出麵與百姓爭利。
也隻有那些他們不在乎,甚至看不上的利益,才能真正的到達百姓手中。
“那不怕引起民變嗎?”魏宗賢問道。
糧裡摻沙。
那是百姓最容易看得見的,一旦有心人煽動之下,必然會激起民變,畢竟朝廷的賑災糧都有沙子,這簡直就不拿他們當人看。
“當然怕了。百姓皆短視,不明白其中之道理,但卻不得不為之。”和珅無奈道,隨即又看向秦天縱,“王上此次壓低糧價不也是為了此嗎?
賣糧的百姓不理解為何糧價不能過高,他們隻會認為是官府打壓的緣故,必然會產生民怨。
然而官府卻不得苦一苦百姓。
受點苦不可怕。
若是這點苦不願意吃,那有一天異族屠刀落下的時候,丟的便是性命了。
”
秦天縱聽和珅如此說。
倒是讚賞的看了和珅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