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如果可以的話,在喊他們來之前,就調查清楚,可能有人在軍中表現不錯,但是回鄉之後乾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那也是一樣。
既然來我這做事,那就按我的規矩辦。”
蔣玉重重點頭“先生放心,這種人彆說先生你了,我第一個轟他走!”
宋天明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就像剛才那些紙上寫的,有些人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乾些下作的勾當,甚至草菅人命。
雖說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種人蔣玉下不去手清理門戶,但是也不會再去來往了。
見蔣玉答應了第一個要求,宋天明便繼續道“第二嘛,便是有些兄弟,因為戰爭落下殘疾,他們我會儘可能地給他們安排些活計,但是相應的,工錢可能不會和其他人一樣多。
但是我可以保證,絕對讓他們吃飽穿暖,沒有後顧之憂!”
“這是應該的!”蔣玉連忙道。
宋天明心中歎息。
這個條件,他本不想提。
因為從人道主義講,應該對殘疾人有更多照顧才是。
但是自己的能力,還遠遠不夠,隻能先委屈他們了。
說起來,大乾關於將士退伍後的關照真的是太少了。
無論是撫恤,還是對殘疾將士的贍養,都欠缺了太多。
這既和經濟水平有關,也和執政者的理念有關。
皇權之下,人命如草芥呐。
他收回思緒,繼續道“還有最後一個要求,隻是這個要求,要看將士們自己的意願了。”
蔣玉趕忙問道“什麼要求?”
“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宋天明頓了頓,“他們必須全家一起搬到下河縣來。”
“這”蔣玉也陷入了思考。
這個要求,可不是他說了算的。
大乾人安土重遷,很多人家都是有田地的,輕易不會離開本籍。
一個人外出工作倒罷了,一家子都來,未免有些不太現實。
尤其是老人,很少願意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土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當中。
宋天明又補充道“當然,如果是家中老人歲數大了,那老人可以不用來。
但是如果已經娶妻生子,妻兒必須要一起來才行。”
蔣玉沉吟了片刻“先生,這個要求我一時間沒發給你答複,必須要征求弟兄們自己的想法。”
“這是自然,我也說了,同意這些要求的,我熱烈歡迎,如果不同意,也就不要勉強。”
“我明白了,多謝先生出手相助!”
蔣玉心中滿是感激,但是他本就不善言辭,翻來覆去也就那麼兩句,宋天明聽煩了,便道“將軍,兄弟們有沒有就住在下河縣本地的?”
蔣玉一思考便道“自然是有的,我記得有二三十個呢!”
說著要來紙筆,拿起那遝子紙,翻了個遍,將下河縣人的名字都圈了出來。
“我想現在就見一見他們!”
蔣玉一聽,連忙說道“好,我現在就讓人去找”
“不必麻煩,我自己去找便是。”說完,宋天明起身就要出門。
蔣玉沒想到他這麼快就行動起來,也跟在後麵“先生,我和你一起去!”
由於蔣玉的紙上信息並不完善,很多人的住址都沒有寫上,於是宋天明先去了一趟衙門,找了一趟縣令。
一聽宋天明要找人,縣令趕緊找來了專管戶籍的主簿,讓對方跟著宋天明一起去找,還派了兩個熟悉縣內環境的衙役跟隨。
很快,他們便找到了第一家,也是為數不多幾個住在下河縣城內的兄弟,叫楚雄。
雖然是住在縣城內,但是楚雄的房子看起來卻無比破敗。
頂上的磚瓦已經脫落,露出一個臉盆大小的破洞。
門則是歪歪斜斜地靠在一旁,看起來隨時都會倒下來的樣子。
滿是灰塵和蜘蛛網的屋內,一個男人正躺在床上,雙眼緊閉。
“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