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真正大器晚成的那種,那就真的屬於沒有找到自己方向的超級天才。
而如同老瞎子那種在先天演算上麵有著大成就的老頭兒,那才有資格稱之為大器晚成呢。
在修行界,能入道修行的,誰特麼還不是個天才了。
當然,大部分的散修也不會隨隨便便就收了徒弟,隻不過相比於大宗派就簡單了許多而已。
進了這斜月山,雲飛揚這才知道,想要修行,那得需要乾多少的事情。
由於這個時代的人心智成熟早,十四歲的時候,他就獨自掛著竹排來到的這斜月山。
然而,到了這斜月山之後,而且沒有得到他心心念念的法術,甚至他根本就沒有見到一個,在他麵前施展法術的長老。
因為這事情很簡單。
他進入斜月山之後,直接就成為了記名弟子,然後直接就被發往後山。
就這樣,他老老實實的與他的同伴兒一起砍了三年的竹子。
神通法術沒有練成,反倒是練了一個好身子,練出來了一把子好力氣。
三年的時間。
來來回回與他同一批的人,此刻已經不剩幾個了。
但是這後山也仍然有著數千人,而且人數確實從來都沒有減少過。
老人離去了,新人補上。
一年三年,根本就沒有說什麼時候教人法術,隻是教他們認字讀書。
所以,很多心中沒有定性,或者說想法沒那麼堅決的人,便紛紛下山去謀個前程了。
畢竟學了一兩年,有了知識之後,下去了也能當個賬房先生,起碼溫飽沒問題。
就這還隻是前期。
就在他十七歲的時候,他終於離開了後山,光榮的成為了一名雜役。
這一次他是在前山。
可惜仍然沒有碰到修行者,更沒有碰到想象中賞識他的長老給他來個奇遇。
在這三年期間,他們還要熟讀道經,背誦著斜月山之中各種各樣的經文。
每天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
於是乎,在這三年的時間,在後山堅持下來的那一批人,似乎受不了壓力,又走了一批。
等到他二十歲。
等到他從前山批了三年的柴,燒了三年的水之後,他終於有資格修行法術了。
而到了這時,他環顧四周,這才發現,曾經與他一起上山的那千人,此刻竟然隻剩他一個。
然而。
與他一起度過考驗的,卻是有著十幾個人。
更尷尬的是。
在這十三個人之中,就屬他這一個二十歲的人,年齡最大。
其他的人最大的才十八歲。
但是,他曾經想要試探試探另外的十幾個比他年輕的人。
然而。
與他們經過一番論道之後,他這才發現,似乎就屬他在文學經文上麵的領悟最低。
經過一番詢問。
經過與周圍的那十幾個同批師兄弟的聊天他這才知道。
原來,他是近年來,前來修行求道的人之中唯一一個成功的。
原來他隻經過了六年的考驗。
但是,這些依靠斜月山而生存的子弟的孩子,則是需要經過九年的考驗。
三年認字讀書後山砍柴,三年劈柴燒火學經文,三年端茶送水伺候師兄。
前三年定性子學文字。
中三年練體魄悟經文。
後三年去火氣磨傲氣。
說起來,雲飛揚還相比於那同一年的師兄弟還少了後麵三年呢。
不過。
有長老看著他有如此心智能,夠千裡而來,自然對他多加欣賞。
於是乎也就允許他二十歲能夠進入藏經閣,挑選修行的法術。
畢竟修行的最好的時期就是二十歲到三十歲,在這十年之中,有可能一時就領悟了。
有可能十年都磨不了一劍。
但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有著如此嚴密的傳承,隻要天資足夠,二十歲修行,揣摩一門法術十幾年爐火純青之後。
三十多歲基本就能入道。
當然,這裡是說的天資足夠。
畢竟這斜月山每年每峰能夠入門的弟子,足有十幾個,有的甚至幾十個。
每年能招收上百外門弟子。
但是如此數量的有才之人,積累了這麼多年,還僅僅就隻有一百二十八位入道。
就這還是氣運勃發的緣故。
可想而知這修行之艱難。
畢竟隻要是個正常人,經過了這些斜月山三大關的磨練,到了人世間都能謀求一個好位置。
甚至考個秀才舉人都有可能。
所以說,經曆過如此艱難磨礪的雲飛揚,此刻自然是十分的高興。
雖說這一年來他在這飛虹之術上並沒有什麼成就,但是他卻仍然堅持不已。
說到飛虹術。
這一門法術,就是斜月山所有弟子駕馭的那一個五彩祥雲。
也是所有弟子入道的標配。
也唯有以這一門柔和的法術入道之後,才能夠修行其他各類的法術。
就在今天。
當然,他最主要的就是來誦讀道藏,然後每天在研究一遍。
學習的經文越多感悟越多。
而每一天再看一遍飛虹術,自然而然就會有著更多的感悟。
結束了一早上的修行。
他在一次拿著自己借閱的那本經書,然後輕車熟路的向著自己居住的小屋之中走去。
成為了外門弟子。
也就成為了擁有道籍的上千弟子之一,所以自然有著一個獨立的居所。
不僅如此。
自從他成為外門弟子後,斜月山便已經將他的父母接到了這附近的山上。
給他們開辟了幾畝的水田,讓他的父母過上了悠然自在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如此,雲飛揚才對這斜月山,有著如此的歸屬感。
然而。
就在他輕車熟路的順著山路,要回到自己的居所的時候。
他發現,這山間一處庭院之中,竟然有著一個道人在那裡下著黑白棋。
左右看看,並沒有發現彆的情況,再加上這裡是外門弟子的區域。
所以他忍不住好奇,便靠近涼亭準備看上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