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稱是起飛網資深讀者,對內容很懂,覺得前期什麼內容都可以做,還主張花大價錢挖人。
小安跟他吵了幾次,最終各自退步,主打類型還是老白曆史,輔以仙俠、軍事、懸疑。
眾所周知,網站沒上線前,收稿難度極大。
幸好小安在網文圈混了十來年,認識了一批朋友。
在他們的介紹下,小安挖來了木塵客、嚴六官等實力作者,還有一些不能透露姓名的精品作者。
花了半年時間,弄來了幾個萬訂、十來個精品作品,起步算是比一般新網站高。
小安和編輯團隊對內容建設還是很滿意的。
然而,內容做得順利,其他方麵的幺蛾子就出來了。
原本小安跟技術團隊溝通的是,先上pc端,後麵上線app。
結果大家完全沒聽小安的意見,不但沒做pc端,四五個人全力做的app也搞了近四個月才上線。
app上線後,一天至少出現十來次bug,小安的心都涼了半截。
x君勸小安放平心態,說他專門招了運營團隊來搞流量。
app還沒上線就招了十來個人,光是團隊人員的工資,一個月就要七八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app上線後,運營團隊做了多次嘗試,引流花了十幾萬,但沒啥效果。
再加上app接連出了兩次大bug。
一次是服務器崩了八九個小時;
一次是用戶名字上的手機號泄露,導致好不容易引來的數千名用戶,損失了大半。
上線一個多月後,app還在不斷出問題,不斷更新迭代。
就算把技術團隊弄到公司來也沒有任何改進,甚至再加功能,app都會麵臨崩潰。
x君和y君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決定把新開發的東西全部去掉,隻保留app最基本的功能,然後全力引流。
運營人員找到b站一些頭部網文up主,花費三萬多塊進行引流。
當天充值九千,三天充值三萬五,這個回報率足以說明銀河中文網站內容方麵還是能打的。
可惜網站隔三岔五出bug,這些用戶的留存率在瘋狂下降。
拖了四個月後,公司資金用了大半。
發完作者稿費和員工工資後,公司資金隻剩下一百多萬。
此時作者稿費每個月有將近二十五萬,加上技術團隊和其他人員工資,接近五十幾萬,也就是說,資金隻夠發放兩個月。
網站基本陷入癱瘓。
經過他們三人商議,裁撤了運營團隊和技術團隊。
x君和y君退出日常管理,由小安獨立運營三個月,看看能否有轉機。
三人商量後,砍掉了將近一半的買斷保底作品,稿費控製在九到十萬左右。
小安找到某網站做技術的朋友,花了十多萬,重新做了一個app。
小安花錢在“青鬆論壇”掛了收稿廣告,還發動作者和讀者在推書頻道進行推廣。
網站的幾本重點書效果不錯,日活漲了上千。
尤其某本剛簽約不久的新書,在“青鬆論壇”廣受好評,漲了一兩千收藏,均訂近五百。
可惜這個時候,公司賬上資金實在不夠了,沒法拿出來做引流。
又熬了三個月後,小安在簽約作者群宣告了網站暫停運營的決定。
小安將所有作者的稿費結清,還未上架的新書解約,甚至是一些上架但字數較少的書也給作者商量著解約刪除,讓他們好重發其他網站。
小安和剩下的兩個編輯依舊沒有放棄這個網站。
他們看好的幾本書,比如幾本千訂書,小安自掏腰包讓他們繼續寫完,想著網站還是得有幾本書撐場麵才行。
當然,也存著靠這幾本書的成績再拉投資的想法。
那個時候某音推書也挺火,沒錢做推廣,小安他們就自己做賬號。
可能真的造化弄人,也可能是網站主做的曆史類型確實不是當時的熱點題材,效果不太理想。
喜歡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