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跟人說,寫作得學套路,得去模仿,把套路吃透。
但光理解套路的核心還不夠,那隻是讓你站在了一個跟有天賦的人差不多的起跑線上。
有人覺得,我寫的東西隻對那些精品作者有用,其實不是這樣的。
你懂了這些,可能還不是頂尖作家,但隻要你沿著這個方向走。
這些東西能陪你走到寫作的最後。
說回寫作本身,大部分人其實是靠直覺來寫作的,就像我們小時候,有的孩子說話說不清楚,有的孩子就能說得特彆明白。
這就是把心裡的感受,用理性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天賦。
語言和文字一樣,有天賦的人不用練,沒天賦的就得後天努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呢,算是寫作天賦最差的那批人之一。
我覺得社會上大部分人,天賦都比我高。
提高表達能力這事兒,其實沒有固定的方法。
特彆是在剛開始練的時候,一個人的經曆、熱情……
這些潛意識裡的東西怎麼改變你,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難掌握。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你得不停地琢磨、不停地思考,不斷地改變和塑造你的思維方式。
所以,我覺得寫作剛開始的時候,怎麼討論都是有好處的。
你可以模仿各種套路,也可以因為彆人的鼓勵就拚命地寫。
這些都是好事,哪怕彆人鼓勵你的話不那麼靠譜,隻要你寫了,就是積極的。
我挺喜歡網文圈的爭論的。
爭論能讓人思考,思考才能找到真理。
但我覺得,那種‘這樣寫就一定對’的說法,肯定是不對的。
但如果他的話能鼓勵撲街繼續寫,那又是好事。
在寫作剛開始的時候,能鼓勵你繼續寫的動力,比那些還不完善的初級理論更重要。
而且,網文圈的理論現在還沒成型。
如果我們希望將來能有個靠譜的理論體係,那爭論是少不了的。
爭論中才能達成共識,才能出現大家都懂的一些說法。
比如‘扮豬吃老虎’,現在一說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還有‘黃金三章’,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但一說出來,大家也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樣的爭論,對將來建立靠譜的理論體係是有好處的。
我很看不起那些科班的學術理論。
網文圈的爭論,至少能指個方向,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所有的理論都得在寫作中實踐,經過衡量之後,再不斷地印證和修改。
這樣的理論,才是實事求是的。
那些不能在實踐中衡量的所謂學術,才是可怕的。
我不站隊,我覺得爭論是好事,大家儘管爭。
另一方麵,我也想告訴寫作的撲街們,寫作進步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如果你沒有那種一點就通的天賦,那你就得通過各種努力,積累包括套路在內的各種寫作元素。
積累到一定程度,你需要一個貫穿始終的核心。
這個過程細節上會有微調,因為感性和潛意識在這裡起很大作用。
有時候你寫作順利的時候,對某個寫作方法的理解突然就突破了。
如果你不是我這種純理性的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怎麼來的。
但不管怎麼樣,理性方麵的主線大概就是這樣的。
因為創作過程中,感性的力量很重要。
所以很多時候,對大部分創作者來說,鼓勵有時候比理論還重要。”
林婉兒和雷小燕都認真聽完了,若有所悟。
喜歡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