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我還特意跑去請教了朋友:我是先書測呢?還是先完結推呢?
朋友說你先等完結推,留存上來之後你再書測。
我說好的,然後一轉頭實在等不了一點,直接就給它書測了。
果不其然出事了,本來還紅的好好的後台,一夜之間就全綠了,然後一路綠到沒眼看。
雖然最後給我測出了最佳書名,把之前那個拉垮了我轉換率的書名給替換掉了。
但是,可能是我整本書的表現都太差了,奇跡最終還是沒有發生。
好不容易給了一波量的完結推,還因為我中途申請書測,量也沒了。
一本書能把西瓜網所有的坑都精準踩完,我也是挺佩服自己的。
不過,一次失敗,終身受益。書雖然撲街了,但是我也悟了。
一本書能不能成功,除了市場環境、選題、自身的寫作能力、作品的運營,還有很多不確定的事情。
我們不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也不能因為害怕失敗就不去嘗試。
當然,事情詭異的是:
我把踩坑的過程講述出來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作者會把我的坑再踩一遍的。
高傳龍看完視頻,把手機還給林婉兒。
林婉兒請教道:“這個老作者的踩坑記,有哪些教訓,我們需要注意的呢?”
高傳龍想了想,道:“我覺得主要有三個教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題材與基調需契合自身優勢。
題材選擇是關鍵,但基調定位同樣重要。
作者需充分了解自身寫作風格和擅長領域,不能盲目跟風熱門題材。
即便題材本身有受眾基礎,若基調與自身能力不匹配,也會導致作品質量大打折扣。
老作者雖選對都市現言婚戀文題材,卻因自身擅長劇情流卻選擇感情流基調,最終內容矛盾擰巴,讀者不買賬。
這提醒新人作者,寫作要基於自身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發揮最大潛力。
第二,寫作要保持自我風格與原則。
寫作過程中,作者易受外在因素影響而迷失自我。
寫保底文時,出於對市場和聲譽的考慮,作者過度迎合市場需求,放棄自身風格,將熱門元素與自身寫法生硬結合,結果作品不倫不類。
此外,盲目掃榜模仿熱門作品,也導致失去自我。
這表明,新人作者在寫作時,應保持風格和原則,學會在市場和自我間找到平衡,通過研究市場作品學習優點技巧,但最終要融入自身想法風格,使作品具有獨特個性。
第三,重視書名與更新節奏。
書名是作品與讀者之間的橋梁,一個好的書名能瞬間抓住讀者眼球,吸引點擊閱讀;
而糟糕的書名可能讓讀者直接忽略作品。
作者因過於自信,選擇文藝風書名,結果不吸量且不符合讀者預期,作品無人問津。
同時,更新節奏也至關重要,渣更會打破讀者對穩定更新的期待,使他們失去耐心選擇離開。
這警示新人作者,書名選擇要慎重,要符合讀者預期和市場需求;
更新要保持穩定,給讀者良好的閱讀體驗。
此外,書測時書名噱頭要與正文內容相符,且帶尺度的書名最好在原始書名時就用上;
同時要關注書測審核尺度,避免因尺度問題導致書名無法通過審核。
另外,在作品運營上,要綜合考慮市場環境、選題、自身寫作能力及作品運營等多方麵因素,不能盲目嘗試,但也不能因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
喜歡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