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龍講完,嚴肅道:“這次每個人都必須反駁!”
林婉兒和雷小燕一起看向了杜雨。
杜雨心領神會,率先開口反駁道:“爆款仙俠小說《大慶打更人》能在文壇掀起了軒然大波,確實已經出圈了。
不過這風波並非全部源於作品本身的精彩探討,而是招來了一片貶低之聲,被批得一無是處。
在這場看似有理有據的批判背後,實則隱藏著令人不齒的嫉妒心理。
那些對這部小說肆意抨擊的人,內心或許早已被嫉妒的火焰吞噬。
當他們看到作者憑借這一本書賺得盆滿缽滿,幾千萬的收入甚至輕鬆達成所謂‘小目標’,而自己卻一毛錢也沒賺到,巨大的落差感便油然而生。
這種落差,如同尖銳的刺,紮在他們敏感又脆弱的自尊心上。
於是,嫉妒讓他們失去了理智,開始口不擇言。
我仿佛能清晰地看到他們內心的獨白:‘就這種書,我寫我也行啊!憑什麼他能賺那麼多錢,我卻隻能眼巴巴看著?’
這種不平衡的心理,促使他們絞儘腦汁去尋找這部小說的瑕疵,哪怕隻是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也要無限放大,以此作為攻擊的武器。
他們覺得,隻有找出可抨擊的點,才能讓自己在這場不公平的對比中找回一絲存在感,仿佛通過貶低他人,就能證明自己的高明。
然而,真正的文學評價應該基於作品的質量、內涵和價值,而不是被嫉妒蒙蔽雙眼後的惡意攻擊。
這種因嫉妒而產生的無端批判,不僅是對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對文學創作環境的破壞。
文學需要的是真誠的交流與探討,而非充滿酸味的嫉妒之言。”
林婉兒輕輕鼓掌起來,雷小燕也準備鼓掌。
高傳龍一擺手,掌聲停止了。
他意味深長道:“不可否認,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可能存在一部分人因看到他人成功而心生嫉妒,進而對成功者的作品進行無端抨擊,試圖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或者刷存在感。
但這種觀點過於絕對,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對爆款小說的批評都是出於嫉妒。
一部小說成為爆款,並不意味著它在藝術價值、文學水準等方麵就毫無瑕疵。
批評者可能從專業的文學角度出發,指出小說在情節構建、人物塑造、語言運用等方麵存在的問題,目的是為了促進文學創作的進步和提升作品質量。
這種批評是基於對文學藝術的追求和責任,而非單純的嫉妒。
而且,每個人對文學作品的喜好和評判標準不同。
有人可能認為這部爆款小說不符合自己的審美和價值觀,從而提出批評意見,這也是合理的表達。
將所有批評都歸結為嫉妒,不僅忽視了批評的多樣性,也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對立和衝突。
我們應該以更加理性和包容的態度看待對爆款小說的批評,既不盲目跟風追捧,也不輕易將批評者貼上‘嫉妒’的標簽,而是通過客觀的分析和討論,共同推動文學創作的發展。”
杜雨虛心道:“龍哥所言甚是!”
高傳龍看向林婉兒。
林婉兒眨眨眼睛,反駁道:“在當代網絡文學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縫合怪現象以及借鑒行為似乎難以避免。
網絡文學市場龐大,每年新創作的網絡小說多達幾萬部,如此龐大的創作量使得情節和套路難免出現重複。
畢竟,常見的類型如玄幻、仙俠、都市等,其基本框架和經典情節就那麼幾種,比如玄幻裡的升級打怪、仙俠中的門派紛爭、都市中的逆襲崛起等,都已被反複書寫。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作品都可以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