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接話道:“那倒是!既然是腦洞,邏輯性要求就不高。”
然後,高傳龍、杜雨和花花看向了林婉兒和雷小燕。
林婉兒眨眨眼睛,道:“接下來輪到我了,小燕最後說。”
眾人無異議。
林婉兒輕輕講述道:“在遙遠的古代,有個名叫張三的孝子。
他每日天不亮就挑著擔子去集市賣水果,雖勤勞肯乾,但因家境貧寒,又一心撲在照顧母親上,年歲漸長卻始終未娶到媳婦。
張三的母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眼見兒子一天天老去,身邊卻連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沒有,她整日唉聲歎氣。
一日,母親聽聞鄰村有個郎中,醫術高明且為人圓滑,便心生一計。
她將郎中請到家中,哭訴著自己的擔憂,求郎中幫忙想個法子讓兒子早日成親。
郎中思索片刻,便與母親串通好,假裝生了一場大病,且對外宣稱隻剩一個月的壽命了。
張三得知母親病重的消息,心急如焚,日夜守在母親床前悉心照料。
母親拉著張三的手,有氣無力地說:‘兒啊,娘這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看到你成家立業。如今娘大限將至,若能在臨終前看到你娶到媳婦,娘死也瞑目了。’
張三聽後,淚如雨下,連忙點頭答應,發誓一定要在母親臨終前讓她見到媳婦。
此後,張三急得到處托人說媒。
他走遍了附近的村子,見了無數個姑娘,可要麼是人家嫌他家窮,要麼是姑娘看不上他,說媒之事屢屢受挫。
眼見日子一天天過去,距離母親所說的‘大限’隻剩十天了,張三愁眉不展,茶飯不思。
這天,張三的好友李四看到他這般模樣,便上前詢問。
張三無奈之下,將自己的苦惱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
李四聽後,沉思片刻,一咬牙說道:‘張三兄弟,我有個法子。我妻子翠花為人善良,我且把她借你應急一下,你就說她是你的未婚妻,來見見你母親,也好讓你母親安心。’
張三聽後,又驚又喜,感激得連連作揖,說道:‘李四兄弟,你真是我的大恩人!我以後每天給你送一斤水果,以表謝意。’
李四嚴肅地警告道:‘隻是應急,動口不動手,你可不能有其他非分之想。’
張三連忙點頭答應。
李四回到家後,把這事跟翠花一說,翠花頓時急眼了,大聲說道:‘你這說的什麼糊塗話!我一個婦道人家,怎能去假扮彆人的媳婦,這傳出去像什麼話!’
李四連忙勸說道:‘翠花啊,你看張三兄弟多可憐,他母親又病得那麼重,咱們就當是幫個忙。而且每天還能得到一斤水果,多劃算啊。’
翠花聽後,雖心中仍不情願,但念在平日與張三交情不錯,又覺得他確實可憐,便勉強答應了。
第二天,張三早早地來到李四家,接上翠花,一同回到自己家中。
張三母親看到翠花,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她拉著翠花的手,上下打量,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竟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吃飯時,張三母親端起酒杯,對張三和翠花說道:‘你們倆能在我臨終前走到一起,我這心裡就踏實了。來,你們喝杯交杯酒,這樣我就無憾了。’
張三和翠花麵麵相覷,心中都有些猶豫,但看到母親那期待的眼神,又不忍拒絕,隻好硬著頭皮喝了交杯酒。
然而,酒剛下肚,張三和翠花便覺得全身燥熱,眼神也開始變得迷離。
原來,張三母親為了能讓兒子和翠花‘成事’,偷偷在酒裡下了藥。
在藥力的作用下,張三和翠花失去了理智,同床共枕。
第二天清晨,張三和翠花從睡夢中醒來,看著彼此,都後悔莫及。
張三滿臉愧疚地對翠花說道:‘翠花妹子,實在是對不住你,是我糊塗,做出了這樣的事。’翠花又羞又惱,卻也不敢聲張,隻能默默流淚。
張三擔心事情敗露,不敢將此事告訴李四,翠花也隻好將此事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