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兒好奇道:“這倪匡是什麼樣的人呢?居然能代寫金庸的小說。”
高傳龍意味深長道:“小杜,你肯定知道的。”
杜雨自豪道:“知我者,龍哥也!倪匡就是《衛斯理》係列的作者,也是香港的四大才子之一。”
林婉兒追問道:“香港四大才子是誰?”
杜雨連忙道:“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
老吳點頭道:“沒錯!金庸也是四大才子之一。”
林婉兒小聲喃喃道:“原來如此!難怪他能代寫金庸的小說。”
高傳龍提議道:“小杜,你能詳細介紹一下倪匡嗎?”
“沒問題!”杜雨端起茶水喝了幾口,潤潤喉。
然後,杜雨繪聲繪色說道:“倪匡原名倪聰,1935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
少年時期的倪匡家境貧寒,兄弟姐妹眾多,但酷愛讀書的他,十二歲前就啃完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名著,甚至對《孟子》情有獨鐘。
中學時,他開始大量閱讀翻譯小說,為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7年,倪匡輾轉來到香港。
初到香港時,他做過工人、校對、編輯,甚至靠偽造公章和證件從內蒙古‘叛逃’至香港的經曆,也成了他日後自嘲的談資。
儘管生活艱難,但他憑借自學成才,逐漸在文壇嶄露頭角。
倪匡曾笑稱自己是‘漢字寫得最多的人’,甚至調侃‘即使寫無字天書也能賣光’,這種自信與幽默,正是他性格的寫照。
倪匡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當屬以‘衛斯理’為主角的科幻係列小說。
1962年,他在金庸的鼓勵下,開始用‘衛斯理’的筆名創作科幻小說,首部作品《鑽石花》在《明報》副刊連載。
從第四部《藍血人》開始,衛斯理係列正式走向科幻,成為華語科幻小說的經典ip。
衛斯理係列的主角是一位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探險家兼企業家,精通世界各地的方言、文化和武術,妻子白素則是青幫幫主的女兒。
倪匡通過衛斯理的視角,帶領讀者穿梭於外星文明、時空旅行、神秘生物等奇幻世界。
比如《原子空間》中,衛斯理因飛機失事穿越到未來,見證了人類文明的毀滅;
《藍血人》則講述了外星人與地球人的情感糾葛。
倪匡的科幻小說不僅腦洞大開,還融入了對人性、科技與道德的深刻思考。
衛斯理係列的影響力甚至延伸到了影視領域。
劉德華、吳奇隆等明星都曾飾演過衛斯理,而《藍血人》《老貓》等篇章也被改編成電影。倪匡曾自豪地說:‘衛斯理是我最滿意的角色,他代表了人類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
除了科幻,倪匡在武俠小說領域也有建樹。
他的代表作《六指琴魔》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緊湊的情節著稱,成為武俠迷心中的經典。
不過,倪匡最‘出圈’的武俠故事,莫過於為金庸代筆《天龍八部》。
1965年,金庸因出國旅行,邀請倪匡代寫《天龍八部》連載。
倪匡素來不喜歡書中的‘阿紫’一角,竟在代筆期間將她寫瞎。
剛才老吳已經談了這件事,我就不展開了。
倪匡的武俠劇本創作同樣令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