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文娛寫作技巧。
其一,寫作時帶點“自嗨”,但需把握分寸。
在創作文娛題材作品時,作者常常需要將自己代入角色,用文字傳遞出角色的激情與魅力。
例如,當描寫男主成為歌手時,如何讓讀者感受到歌曲的感染力?
作者需要在文字中融入一定的“自嗨”情緒,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與角色一同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
但“自嗨”也要適度,尤其是在選曲方麵。
作者不能僅僅從個人喜好出發,而應考慮大眾的審美標準。
比如,選擇一首大眾普遍認為高質量、逼格夠高的歌曲。
即使這首歌已經被很多文藝作品寫過,隻要符合大眾的審美,依然可以選用。
相反,如果選擇了一首自己喜歡但逼格不夠高的歌曲,比如《水星記》,可能會被讀者詬病。
大眾讀者對於歌曲存在一定的鄙視鏈,對於一些小眾、網絡歌手或者隻在特定平台活躍的歌手的作品,在選用時要更加謹慎。
其二,關注風向變化,捕捉流行趨勢。
文娛作品的創作與當下的流行趨勢緊密相關。
例如,曾經被認為土氣的《最炫民族風》,隨著鳳凰傳奇演唱會等活動的開展,又重新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年輕人對音樂類型的喜好也在發生變化,從曾經嫌棄父輩聽的dj神曲,到現在自己也開始喜歡聽dj。
新人作者可以嘗試捕捉這些風向變化,將其融入到作品創作中。
比如,以寫男主從創作dj音樂起步,由於dj音樂在歌手領域相對小眾,起點較低,在劇情設置上,前期男主遭受同輩歌手的詆毀、打壓等情節就會顯得順理成章,後續再逐步展現男主的成長曆程,這樣的劇情發展會更加自然流暢,也更容易吸引讀者。
其三,注意過渡,避免流水賬。
文娛作品的創作結構類似於玄幻小說中的副本模式。
以歌手為例,參加綜藝、出專輯等活動就相當於玄幻小說中的下副本。
在每個副本結束時,一定要留下一條矛盾線,將其串聯到下一個副本中。
如果沒有這樣的過渡,作品就容易像流水賬一樣,隻是機械地羅列各種活動,缺乏連貫性和吸引力。
例如,在描寫男主參加男團出道的副本時,男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出道。
這就與視頻app老板產生了矛盾,這條矛盾線就可以自然地延伸到後續的劇情中,使整個故事更加緊湊、有張力。
其四、拉期待感,設置鉤子。
在文娛作品中,提前向讀者透露一些人物的特殊技能或背景信息是一種有效的拉期待感的方法。
比如告訴讀者男主學過戲曲、會吹嗩呐等,讀者就會期待在後續的情節中看到男主如何運用這些技能。
同時,設置鉤子也是吸引讀者的重要手段。
就像在選秀節目中,為男主設置一個獨特的座右銘。
如隻先透露“莫愁前路無知己”,在總決賽男主成為第一名且沒有成團,獨自一人走下舞台時,再完整呈現“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樣的情節設置會讓高潮部分更加震撼,吸引讀者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