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6點,林婉兒房間窗簾遮擋,屋內光線朦朧。
睡在地板的高傳龍迷迷糊糊間聽到有人叫:“老高!你醒了嗎?”
高傳龍漸漸清醒,聽到了林婉兒的叫喚聲。
他驚訝道:“婉兒,你這麼早就醒了!什麼事呢?”
林婉兒擔憂道:“老高!下次碰到晶晶姐和陸師兄,要把惡少爺三女將的事情告訴他們啊!”
高傳龍保證道:“好的!我記住了!”
林婉兒補充道:“特彆是女魅魔青青,對我們的威脅最大。”
高傳龍悠悠道:“明白!”
中午時分,高傳龍在金星電腦店一邊休息一邊瀏覽“青鬆論壇”。
突然,他坐直了身體,大感震驚。
原來“青鬆論壇”裡被“劍來突然完結”的事情刷屏了。
論壇裡眾人議論紛紛。
有寫手“抨擊”《劍來》是垃圾:
我還是那句直白的話——垃圾就是垃圾。
總管寫書,最愛乾的事兒就是用高境界來裝腔作勢,裝完就拋到九霄雲外。
他多次斷更,多本書都沒能善終,被讀者戲稱為“太監”,最後落得“總管”這個帶有調侃意味的稱號,原因就是他寫不下去了。
為啥寫不下去呢?他的書開頭就愛搞大場麵,不是青龍白虎、大教掌門,就是天人神仙,仿佛沒有這些高調元素,他就無法動筆。
這像什麼呢?我拿網文圈經典之作《遮天》來舉例。
要是它們變成總管式寫法,那畫麵簡直不敢想象。
在總管式《遮天》中,葉凡開局就聖人起步,背後站著大帝、至尊、準帝,每天聊生命禁區、大帝世家和古族,這還能有看頭嗎?
可《雪中悍刀行》和《劍來》這兩本完結的書,卻都是這個讓人無語的套路。
其他優秀小說裡,主角背後或許也有高人,但這些高人不會一開始就把主角拉進他們的圈子。
因為進圈子容易,退出來難,故事一旦展開,就難以隨意收尾。
《遮天》裡的薑神王能為葉凡開路,但不會把他拉到聖人戰場,狠人更不會把葉凡直接帶到大帝圈。
這些小說的主角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從0到100,經曆完整且豐富,爽點是劇情導向的,而非單純依靠人物。
但總管的小說,爽點完全是人物式的。
他書裡的人物沒有從0到1、1到10的成長過程,隻有10到100,甚至30到100、50到100的突兀提升。
從《雪中悍刀行》到《劍來》,劇情一塌糊塗,基本邏輯錯誤百出。
比如北涼頭頭褚祿山虐民,北涼退役老兵生活困苦,可北涼卻儘得民心,這種違背常理的情節能寫出來,足以說明他的認知殘缺,世界觀破損錯誤。
他的書隻靠堆砌人物來製造爽點,一個人物爽完就換下一個,邏輯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遮天》裡,葉凡晚年舉世皆寂,友人都跟不上他的腳步,這是符合常理的。
因為能跟上天才的人本就寥寥無幾。
但《劍來》裡,陳平安認識的阮秀就得高高在上,寧姚就得無敵牛逼,找到的老劍條戰鬥力就得爆高,村子裡、院子裡隨便拉個人出來都是高人。
為啥?因為不這樣寫,總管的爽點密度就不夠,他的爽點密度等於人物密度,所以隻能拚命塞人物,至於劇情能不能湊起來,他不管,也沒能力管。
這就導致一個巨大弊端,《劍來》第一章第二章出現的人物,要活到最後。
像陸沉這樣的戰力巔峰人物,不可能中途隨便找個理由弄死。
也就是說,這些人物要貫穿整本書,始終影響劇情,書隻能寫成“神仙做局”的模式。
可這是一部1300萬字的作品,如此堆疊套娃,誰能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