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厲害的是,《臨高啟明》的大部分章節在被編成故事情節之前,都經曆了長時間的深入討論。
眾多參與者拿著放大鏡仔細審視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可能存在的硬傷和漏洞。
經過這樣反複的推敲和修正,書中幾乎看不到太明顯的硬傷。
當然,在一些技術細節上,難免還是會存在一些疏漏,但這些疏漏若非該行業的專家,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察覺。
所以,對於普通讀者來說,看到書中遍及幾乎所有行業的知識,除了驚歎,更多的是對作者們嚴謹態度的敬佩。
除此之外,《臨高啟明》還有一個一般小說難以企及的特點。
書中很多人物其實都真實存在於論壇之中,作者在描寫人事問題和政治鬥爭時,常常直接引用這些人的發言作為小說台詞。
這就使得很多角色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人物形象支撐,這些角色的台詞也因此顯得格外有血有肉,仿佛他們就是從現實生活中走出來的一樣。
如果單靠一個作者來完成這樣的創作,恐怕隻有像曹雪芹這樣的天才才能做到‘各肖其聲口性情’。
然而,像曹公這樣的人物,又怎會去創作一部網絡小說呢?
這,就是互聯網的神奇力量。
在‘前互聯網時代’,要聚集各行各業的人物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往往需要依靠國家的力量和巨大的投入,比如編寫《辭海》或者《我國大百科全書》這樣浩大的工程。
但有能力、有資源去做這件事的人,通常不會有讓大家一起寫一本小說的想法;
而有這種想法的人,又很難具備相應的能力和資源。
而在互聯網時代,這樣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卻幾乎以零成本的方式實現了。
所以,沒有互聯網帶來的高效而廉價的資源整合,僅憑一個人或者少數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誕生這樣一部鴻篇巨製。
《臨高啟明》的成功,是互聯網時代集體智慧的勝利。
我們應當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隻有在這個時代,我們才能有幸閱讀到這樣一部彙聚了無數人智慧與心血的精彩作品。
從這個意義上講,《臨高啟明》無疑是一部意義非凡的‘時代之書’。
它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小說,更是互聯網時代集體創作模式的典範,見證了互聯網如何打破地域和專業的限製,讓不同背景的人能夠彙聚在一起,共同創造出令人驚歎的成果。
它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的無限可能,也讓我們對未來的文化創作充滿了期待。”
高傳龍感歎道:“看了《臨高啟明》後,我發現很多穿越小說穿越細節,經不起推敲,存在很多的bug。”
係統女神意味深長道:“其實,很對穿越小說重點都不在於穿越,而在於穿越後的故事性。”
高傳龍讚同道:“那倒是!”
係統女神補充道:“不過,曆史類穿越小說還是要嚴謹一些。”
喜歡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