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恍然道:“怪不得很多網文可以寫的很長,動不動五六百萬字以上。”
高傳龍讚賞道:“老吳,你領悟得很快!”
杜雨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高傳龍見狀,鼓勵道:“小杜,你想說什麼儘管說啊!”
杜雨疑惑道:“龍哥!關於‘換地圖’寫法,寫作群曾經討論過,有一個編輯說這種寫法過時了。真的過時了嗎?”
高傳龍意味深長道:“對於大部分新手來說,這種‘換地圖’的循環寫法還是值得試試。”
老吳聽出了高傳龍的言外之意。
他猜測道:“我看《刀神傳說》字數隻有五十五萬字,而且並沒有采用‘換地圖’寫法。龍哥,你是不是不喜歡這種寫法?”
高傳龍承認道:“是的!我個人是一直不太喜歡這種寫法的。”
“哦!”杜雨追問道,“為什麼呢?”
高傳龍解釋道:“這種循環寫法有一定的缺陷的。
我其實對所謂的循環寫法,並沒有持反對態度,隻是不太喜歡而已。
我也佩服那些能把這種寫法運用得爐火純青的作者。
畢竟,這種寫法在網文圈子裡,那可是相當熱門。
不少作品憑借它們收獲了大量讀者和超高人氣。
然而,問題在於大家對這種寫法追捧得有些過度了。
很多人隻看到了它們表麵的光鮮亮麗,卻忽略了其背後隱藏的缺陷。
而且,不少人覺得掌握了這種寫法就能寫出爆款,自己也能跟著‘封神’,可真正上手去寫,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
就像我,嘗試了多次都沒有完全接受這種寫法,感覺在騙讀者的鈔票。
當然,我用這種寫法的小說都撲街了,並沒有騙到讀者的錢。
經過長期思索後,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對於小說的後期創作,想要解決乏味的問題,關鍵還得靠人物故事,簡單來說就是‘人事’。
具體來講,一本小說能長期吸引讀者的核心點,就在於人物對某件事的執著堅持,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經曆的成功、失敗,或者表麵成功實則失敗、表麵失敗卻在另一方麵獲得成功等複雜情況。
通過這些情節,能夠突出人物的意誌,展現出命運的捉弄和人生的無常,這才是故事中最有趣、最能經久不衰的要素。
而其他一些寫法,比如核心梗寫法,尤其是那些典型的設定黨作品,雖然短期內能吸引讀者,但寫久了,必然會出現乏味、重複、平淡的問題。
因為這些寫法往往過於依賴某個固定的設定或梗,缺乏新鮮感和深度。
真正好的創作,應該順著人物去寫。
要深入挖掘人物的仇恨、大誌,展現他們跌宕起伏、悲壯陰險毒辣的一生,這才是創作的正道。
就像《海賊王》裡的白胡子,在頂上戰爭中,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們,為了扞衛自己的尊嚴和信念,不惜與整個海軍為敵。
這場戰爭中,白胡子的每一次出手、每一次決策,都展現出了他作為‘世界最強男人’的霸氣和擔當,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內心的柔軟和對家人的深情。
最終,他雖然戰死沙場,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讀者心中,這就是順著人物去寫的魅力所在。
再比如《天龍八部》的成功就是靠‘人事’推進的。
其中蕭峰這一角色,無疑是整部作品的靈魂與核心,堪稱‘始於蕭峰,終於蕭峰’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