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合格的訓練生,往往要經過三年訓練。
經曆基礎、高級和出道培訓三個階段,培訓內容包括聲樂、舞蹈、表演、英語等。
小公司可能時間短點,但培養出的練習生,業務水平也不行。
像樂華那種大型娛樂公司,每年都會接到近20000份訓練生申請,而簽約的人數,也不會超過總計40人,每年錄取率不高於02。
可想而知,能被錄取的準練習生,各方麵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再經過三年的磨煉,實力自然非同一般。
不過,隨著娛樂圈監管趨嚴。
偶像養成類節目被禁止,讓眾多娛樂公司失去了一個極好的增加新人曝光度的渠道。
這樣一來,有大牌導演坐鎮,圓夢影視的練習生名額,就變得更搶手了。
沉浩認真的聽著陳凱的彙報,對他提出的練習生模式很滿意。
但等上三年,不符合他的計劃。
沉浩直接做出指示,“你先從娛樂圈這些公司還未出道的那些練習生裡,儘量挖掘一些好苗子,要麼是演技出色,要麼是唱功出眾,隻有顏值的那種,咱們公司永遠不招。”
“好的。”
陳凱立刻起身,神色認真的點頭應道。
不像那些已經成名的藝人,違約金都是天價,動輒幾千萬。
像一般的練習生,百八十萬的違約金,都算是很看好他們了。
畢竟,一個練習生能不能順利的成為明星,誰也不敢打包票。
簽那麼高的違約金,很多練習生也不會同意。
即使如此,要是圓夢文學這麼挖人,也要做好大出血的準備。
但對沉浩來說,能花錢買時間,那都不是事。
雖說挖一個練習生,可能要花費一百萬左右,但要是能被捧紅,不敢說頂流,就算是二三線小生,公司也賺大發了。
即使像樂華那種大公司,正式的簽約藝人也不過才60人,其中八成都是練習生,等待著不知何時才能出現的出道機會。
當然,人家那樣公司,光是儲備人才,就差不多會有80人左右。
如果練習生太多,又遲遲得不到出道機會,對公司的氛圍也不好。
沉浩給圓夢影視的啟動資金,高達三個億,其中光是挖練習生的預算,他就給了五千萬。
雖說是放權,但也不是對陳凱一點監督沒有,財務方麵,肯定是被沉總牢牢把控。
而且,練習生的水平要是不符合挖人成本,沉浩肯定要問責。
有了沉總批的條子,陳凱不禁對老東家樂華起了挖人的心思。
此前他一直在樂華工作,對公司內部有哪些練習生有天賦,哪些水平一般,自然了如指掌。
除了練習生的事情,圓夢影視成立後的第一部作品,必須要足夠出彩才行。
寧可放慢速度,精工出細活,也不能草草了事。
像宋修竹,每年都能接到不少劇本,可能讓他動了拍攝心思的,也不過寥寥幾部而已。
對於他這種榮譽滿身的頂級導演,隻要放出口風,有的是投資人排隊上門送錢。
沉浩心裡有些可惜,像宋修竹是不可能拍網劇的。
雖說有沉浩的命令,宋修竹也會忠實執行,但這種降低宋修竹口碑的事情,沉浩也不會蠢到去做。
最次最次,也得電視劇起步,男女主角還必須是業界頂流或者一線大腕那種。
反倒是電影方麵,大家會相對寬容一些。
即使宋修竹挑的是自家新人,外界也不好說什麼。
但同樣,宋修竹的電影,對其他公司來說,屬於那種打破腦袋撕破臉皮,也要搶奪的頂級資源。
如果公司內部,沒有人演技達標,拿去和其他公司交換,也未嘗不是個路子。
不管怎麼說,隻要有宋修竹在,圓夢影視這邊,倒是不用太擔心。
此外,像漫畫改編電影,也是不錯的方向。
就目前而言,圓夢漫畫連起步都算不上,隻能算作一個長期計劃。
小說的話,一般都是改編成電視劇。
但也不是沒有例外。
比如在地球時空,火的一塌湖塗的i《鬼吹燈》。
隻要沉浩把這部作品拿出來,以宋修竹的執導水平,票房或許還能勝過地球時空。
事實上,沉浩這段時間,除了準備《慶餘年》,很大的精力,都在《鬼吹燈》上麵。
相比較近400萬字的《慶餘年》,《鬼吹燈》也要接近200萬字。
兩本書,對文筆的要求都極高。
即使以沉浩目前的8點文筆,雙開情況下,也力有未逮,手速也不得不降低不少,力圖保證質量。
雙開這種事,很少有作者嘗試。
一個是,精力被分散,難免影響創作質量。
再一個,絕大多數作者,連一本書的更新都保證不了,談何再開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