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殺了便是!
季晨的名字可以說是響徹整漠北武林,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他。
“這個瘋和尚夠凶殘啊,不愧是唯一從大林寺逃出來的人。”
“魔僧,這就是一個魔僧。”
“一個人滅了整個武林盟,雖然隻是綠林和馬匪組成的武林盟,但也足夠恐怖的了,一人滅千,整個武林盟沒有一個人逃出來,全部屍骨無存,這得多麼凶狠的人才乾的出來這種事情。”
“大林寺從此在漠北武林消除名了,可惜一個聞名漠北的大派,一步走錯,就這麼沒了,這就是江湖!”
也有人怒斥季晨凶殘。一點兒沒有僧人的慈悲,動輒就滅人滿門,血屠上千,弄得武林門派人人自危。
不過這部分聲音很小,畢竟季晨是錦衣衛的人。
但凡是錦衣衛的人,哪一個沒有一點凶名,都是殺出來的威名,否則憑什麼震懾江湖。
六扇門,當邢捕頭得知朝堂的消息後,更是目瞪口呆。
季晨竟敢彈劾東廠?
正七品彈劾從二品,這是什麼概念?
關鍵是他還彈劾成功了。
東廠內部,大批人倒台,人頭滾滾。
“這個瘋和尚,有點兒城府和手段!”
邢捕頭不得不感慨,季晨做的每一件事情,看似莽撞,卻又有條有理,一環扣一環。
滅武林盟,殺曹少清,殺孫正清,看似亂殺一通,他卻能把自己摘出來。
這是個凶人,而且是個有頭腦,有城府的凶人,這樣的人才最可怕。
同一時間,還有一首詩漠北在江湖上廣為流傳。
就是季晨所著的那首《江湖行》。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這首詩以極快的速度風靡江湖,幾乎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流傳整個漠北武林,甚至還在向其他方快速蔓延。
之所以流傳這麼快,是因為這首詩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江湖,仿佛是為每一個江湖人士量身所著,仿佛說的就是他們自己。
甚至連朝堂之上都有不少大儒對這首詩讚歎不已,簡直就是千古之詩。
朝堂亦如江湖,其中的爭鬥比起江湖更加凶險。
一首詩,既詮釋了朝堂,也道儘了江湖,絕對是堪稱千古詩文。
一時間,無論是朝堂還是江湖上,對季晨這個人都是褒貶不一。
這是一個凶僧,一個殺伐隨心,嗜血成性的凶僧,僧人的慈悲在他身上一點沒有體現出來,凶性倒是鋒芒畢露。
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有才華的凶僧,一首江湖行,完美的詮釋了江湖的殘酷與悲悲涼,朝堂的爭鬥與洶湧。
才華與凶性並存,關鍵這人還是個和尚。
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有人對季晨做主了這樣的評價。
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
當季晨得知他白嫖的那首詩竟然轟傳了整個漠北武林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趙懷安的嘴巴竟然是個棉褲腰。
那晚他興意所至,脫口而出的念了這首詩,而聽到的也隻有趙懷安和淩雁秋。
所以這首詩轟傳江湖,絕對是這兩貨傳出去的。
這首詩在他前世幾乎是家喻戶曉,很多人都以為是大才子黃霑所著,叫《任我行》。
畢竟是他讓這首詩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其實是李白所著,原名叫《江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