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憂心忡忡的大臣們紛紛啟奏。
聽著大殿裡亂哄哄的聲音,坤皇帝的頭又開始疼了,他皺著眉頭終於出聲道,
“眾位愛卿,可有良策?”
皇上的突然發聲,頓時整個大殿裡鴉雀無聲起來。
這時,有人站出來大聲啟奏,
“啟稟皇上,老臣懇請朝廷速速派人前往增援。”
又一老臣反駁起來,
“王大人,你上下嘴皮子一動說的是輕巧,性命攸關時刻派誰去?若讓你去,你去不去?”
“哎,劉大人,你看老夫這病病歪歪的羸弱身子是能去的人嗎?”
“哼!你既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去,多嘴多舌做什麼?”
話趕話說著,兩位老臣當場抬起了杠來。而坤皇帝的視線也不知是看向了哪裡。
有人忙出來打圓場道,
“兩位老大人,你們都去不了就不要在這裡搗亂了。”
“就是,平日裡一個個替皇上分憂,原來是都掛在嘴邊上呢?!”
“你?你們?”
抬杠的兩人臉色不好的閉了嘴。
“皇上!微臣啟奏。”
一位胡須花白的老臣出列,躬身行禮道,
“啟稟皇上,江南城內既然有丁侯爺坐鎮,城中百姓定會被妥善安排。
為今之計朝廷需儘快調集幾名醫術精湛的禦醫前去查清病症才好對症下藥。
為防止百姓情緒恐慌後有暴亂行為。
微臣鬥膽建議。
不若此次派請一位皇子帶著各類所需藥材以及糧食前去慰問。
一是能彰顯皇上您對子民的仁愛之心。
二是能安撫住老百姓的人心惶惶。
三更是能夠杜絕民眾暴亂的發生。”
坤皇帝聞言臉上無波無瀾,看不出有什麼表示。
這時又一個老大人出列,不讚同的怒斥這位老臣道,
“簡直是一派胡言,如今成年皇子隻有兩位,太子殿下和瑞王殿下,請問張大人你說派誰去?”
“皇上,老臣彆無他意,隻是提一個建議而已。”
“啟稟皇上,臣附議,此等關鍵時刻,最怕民眾暴亂,而最能安撫住人心的非皇子前往不可。”
“咦?趙侯爺,你乃太子殿下的嶽丈,你的意思是讓太子殿下前往嘍?你可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臣子呢!”
“你?你彆在此胡言亂語。本侯可沒有說必須讓誰去,隻是讚同張大人的提議。”
又一個老臣出列道,
“啟奏皇上,瑞王殿下治理江南水患有功,且瑞王對江南已有所了解,臣懇請皇上派瑞王再次前往。”
“微臣不讚同,瑞王…”
眾人正在麵紅耳赤的爭論不休時,有人突然大喊了一聲,
“哎呀?瑞王殿下,您這是怎麼了?”
就見瑞王臉色慘白,額頭上的冷汗如豆粒一般的滾滾落下,身體搖搖欲墜起來。
有人欲上前去扶,而瑞王卻是推開了攙扶自己的大臣,對著坤皇帝躬身行禮道,
“啟稟父皇,兒臣通過治理江南城水患,對江南城的情況確實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今江南城又有危機,兒臣義不容辭願為父皇分憂,懇請父皇下令派兒臣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