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福晉……”
說實話,皇上膝下這麼多皇子,五阿哥雖說從小在皇太後身邊長大,又是寵妃之子,可實際上並不怎麼受寵。
宮裡的人都知道,因為五阿哥自幼在皇太後身邊長大,天然的親蒙古,加之皇太後不會漢語的緣故,五阿哥直至九歲都未曾讀過漢文,這在皇上跟前就是錯。
所以,他也是第一個被天然排除在那個位子之外的皇子。
他在朝堂之上向來都是中規中矩的,對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完成,從不惹事生非,能力也稱不上多麼出眾,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從不摻和兄弟們的奪嫡之爭,當然,他也沒那個本事。
總之,到最後不論是誰登上皇位,都不可能是他。
而且,最近因為跟福晉之間的鬥智鬥勇,他在朝堂上投入的精力還沒福晉身上的多,與其他的幾個皇子的關係倒也還算不錯。
當然最討厭的就是三阿哥,誰讓他嘴賤!
大的恩怨還真沒有。
原本大家都猜測,五阿哥即便能獲封爵位,估計地位也會極為低微,能有個貝勒就已經不錯了,誰知竟是喜從天降,直接被封為郡王。
說實話,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大哥,三哥,四哥都是郡王,那是因為他們都對社稷有功,即便是比他年長幾歲的四哥,也是因在戶部立功所致。
而他呢?
唯一可稱得上的一點成就,便是兩年前率領正黃旗大營隨康熙出征噶爾丹,不過也就是跟著走了一趟罷了,要說立功,他自己都覺著有些臉紅。
也不對,他還真立功了。
為皇家生了三胞胎,大吉之兆!
他也算是為了大清的繁榮昌盛做了貢獻。
就算皇阿瑪給他賜了一位家世低微的福晉,但他運氣好啊,三胞胎的福氣,就問還有誰?
而且,他在皇阿瑪心裡一點地位都沒有,但是他兒子有就行,額娘都說了,如今皇阿瑪可喜歡那三個小崽子了。
以前皇上一個月能去宜妃娘娘宮裡一兩天就不錯了,現在那是天天都去,就算不留宿也會過來看看。
如今才十幾歲的胤祺已經有了擺爛的想法,以前那心高氣傲、爭強好勝的勁兒,說到底也不過是想著給額娘爭個臉麵罷了。
現如今,雖說這麼長臉的事兒不是他乾的,是他兒子和是他也沒什麼區彆。
康熙對各個兒子的爵位分封都是有政治考慮的,原本打算給老四一個貝勒也就差不多了。
康熙給老四的定位就是給太子留下的能臣,給得爵位太高了又怕老四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隻不過恰好趕上了,老四在分封之前立下了大功,他是一個皇帝,考慮的事情又多,自己的兒子有功那自然就得賞。
出於政治考量,太子身邊的老四得以更進一步,其他的那些磨刀石自然也得加碼,這也就是前段時間給大阿哥陣營的八阿哥和安親王外孫女賜婚的原因。
想要讓安親王手中的正藍旗回歸皇家,最快的辦法就是政治聯姻。
以八阿哥的聰慧,他肯定能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雖說正藍旗是康熙給八阿哥添加的砝碼,但能不能用得上,就得看八阿哥的手段了。
至於老五……
最近那些破事兒沒好好收拾他一頓就已經算不錯了,然後又回想了一下他有什麼功勞?
沒有,屁都沒有。
唯一能有點說頭的就是那次上戰場,說立功吧?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