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源在禁軍府衙留下兩名老將等待後續征召的禁軍。
自己則親自率領七萬大軍經過兩天急行軍,從開封趕到懷慶。
古代行軍一天三十裡,三十裡又叫一舍,就是正常行軍一天的路程的意思。
由於邊城告急,此處又是京城外圍相對安全,所以楊宗源兩天走了九十裡提前趕到了懷慶城。
在懷慶城已經集結了十幾支軍隊,總兵力六萬餘眾。
這些軍隊有朝廷地方軍,有徐州軍一萬、兗州軍一萬、歸德軍一萬、河南軍一萬;還有四路團練鄉勇性質的私兵,範思敏侄兒範文虎的五千人,陳清侄兒陳文宇的五千人、孫小俊侄兒孫茂林的五千人,吳昊侄兒吳彥祖的五千人。
“末將徐州守備陳昕,率領一萬徐州軍見過楊元帥!”
“末將兗州守備吳國棟,率領一萬兗州軍見過楊元帥!”
“末將歸德守備何國珍,率領一萬歸德軍見過楊元帥!”
“末將河南守備胡漢英,率領一萬河南軍見過楊元帥!”
“末將範文虎率領五千範家軍帳前聽令!”
“末將陳文宇率領五千陳家軍帳前聽令!”
“末將孫茂林率領五千孫家軍帳前聽令!”
“末將吳彥祖率領五千吳家軍帳前聽令!”
楊宗源“各位將軍,軍情緊急,本帥就不客套了。”
懷慶太守殷俊道“楊元帥提前趕到懷慶,還有四萬各路大軍還沒有趕到。”
楊宗源“殷太守,你繼續籌備糧草等待各路大軍彙集,朝廷還有三萬大軍在後麵,待到三萬禁軍趕到後,再向本帥靠攏吧。本帥不能再此過多耽擱。”
殷俊拱手退下。
“楊精忠,你帶五千輕騎,前往岢嵐關協助守關。不得放過一個敵軍通過!”
楊宗源威嚴的發號施令道。
楊精忠“末將領命!”隨後接過令箭轉身出帳。
楊宗源“楊保國,你帶五千步軍,日夜兼程急行軍進入晉陽加強晉陽防守。”
楊保國“末將領命!”隨後也接過令箭退出營帳。
楊宗源“大軍今夜休息,明天四更造飯,五更出發,目標晉陽城!”
“末將領命!”
隨後眾將軍都各自去安排去了。
······
此時的宣府三衛兩萬將士在承受大齊鎮南王耶律大石六萬大軍的輪番進攻。
“朱將軍,敵軍勢大,我們撤吧!”
“對呀,敵軍勢大,不如後撤,撤往雲中或者撤向晉陽,與朝廷主力彙合。”
兩位將軍已經被敵軍嚇的如驚弓之鳥。
宣府三衛守將名叫朱重九,其人久經戰陣,基本參與了曆次大齊和大寧兩國對夏的入侵戰,從士兵憑著腰間係著的敵軍腦袋一步一步升官至四品宣府三衛守關將軍,節製三萬邊軍。
不過此時一萬精銳已經在支援和奪回開平衛的戰鬥中因寡不敵眾而全軍覆沒了。
朱重九“現在就算是要撤軍也要召集將領開會,有序撤退才能不至於產生混亂。要不然,撤退就會被大齊隨後掩殺!二位將軍速速去將各位將校招來,本將部署一下撤退事宜。”
二人欣然領命“得令!”
不多時,二人帶著一群將校進入帥帳。
朱重九“各位將軍,如今敵軍勢大,有人主張後撤或撤往雲中或撤往晉陽,各位將校如何看法?”
“啥?撤退!如果軍人遇到強敵就撤退了,那老百姓怎麼辦?”
說話的是一個千夫長,叫張破軍,原本是朱重九撿來的戰爭孤兒。
“張破軍,你一個小小的千夫長,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
主張撤退的李霸天將軍訓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