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方道遠聞聽楊精忠戰死,心中巨震,隨即出班道“臣方道遠,願意替陛下走一遭,以彰顯吾皇皇恩浩蕩。”
而右相潘美則出班爭取道“陛下,臣願意替陛下走這一趟。臣為百官之首,本身就代表百官,再受皇命代皇帝去吊唁自然身份更為合適。”
方道遠“群臣皆知潘相與楊元帥不和,若讓潘相代表皇上恐起不到安撫之意,也誤了皇上一片體恤武將的善舉呀。”
潘美“群臣皆知我和楊元帥不和,但我也是為了大夏安危,為了陛下而考慮的。本相懷疑楊帥對陛下不忠是有理由的,但是今日楊元帥已經用行動向天下人證明了其忠心。本相自然不會再針對楊家。相反正因為如此,臣代表陛下,代表百官也代表本相自己也向大夏子民傳遞一個信號。我大夏君臣和睦,將相和睦,天下和睦。那也可以震懾敵國呀。”
延平帝連連點頭道“如此甚好,朕就命潘相代朕走一趟。擬旨···”
······
楊府。
靈堂內,白綾飄飄,燭光閃爍。
楊精忠的遺體被安放在大堂中央。
楊家的家人和士兵們身著素衣,圍繞在遺體周圍,麵色沉重,眼中噙滿淚水。
現場氣氛凝重,人們低頭默哀。
一隊禁軍來到楊府,為首的赫然就是右相潘美。
“恭喜恭喜,恭喜老太君,皇帝又封賞楊家了。”
聞聽此言,楊家眾人和前來吊唁的賓客都群情激奮。
在人家辦喪事的時候,跑到人家說恭喜,這種人就他媽欠抽!
但是看清來人後,眾人也都敢怒不敢言!
沒辦法,人家是當今皇帝的嶽丈,是位高權重的右相。
但是楊家男女包括下人都是練武之人,誰能受得了這個刺激。
燒火丫頭楊排雲當場就出來大罵潘美。
“老頭,你沒有家教呀?在人家辦喪事的時候來恭喜,是不是欠揍!”
一旁禁軍立馬上前將楊排雲按倒在地道“哪來的野丫頭,膽敢跟皇帝欽差當今右相如此說話!”
楊家眾女眷正欲動手之時,一個老太太從後堂走出道“退下,不得無禮!”
潘美本來就是來仇人家耍耍威風過過嘴癮的,在人家傷口上撒把鹽就好,要是真的鬨下去,鬨到皇帝麵前他是不占理的。
所以他是有度的,就是要做到癩蛤蟆跳到腳麵上,不咬人但是惡心人。
“無妨無妨,楊家對本相有氣,並不是對皇上。”
一旁禁軍就放了楊排雲。
老婦人拱手道“我楊府今日辦喪事,沒有時間招待相國大人,相國大人請回吧。”
隨即禮貌的做出逐客手勢。
潘美則慢悠悠的道“餘太君,我當然知道死人晦氣了,我也不想來呀。但是本相是陛下欽差,來宣旨的,你說我該不該來呀?”
老婦人平靜的道“既然是來宣旨的,那就請相國大人開始吧。”
潘美取出聖旨假裝要宣讀,突然道“依照大夏律,宣讀聖旨要居於中正之位,以顯示皇恩浩蕩,這,你讓我怎麼宣旨呀。”說著用腳踢了踢棺材。
楊家女眷們正要發怒,被餘太君攔下。
“將棺材暫時請到一邊,給欽差大人讓位!”餘太君強忍怒火一字一頓的說道。
潘美一副小人得誌嘴臉展開聖旨就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楊家滿門忠烈,為我大夏江山鞠躬儘瘁,戰死沙場,朕心甚痛。
特派遣欽差前往吊唁,以示哀悼。
楊精忠英勇善戰,麵對十幾倍強敵死戰不退。
為保家衛國做出了卓越貢獻。朕決定賜予楊家良田千畝,白銀萬兩,以表彰其功績。
楊家將之名,將永載史冊,流芳百世。
望楊家後人繼承先輩遺誌,繼續為國家效力,保我大夏江山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