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道“呼延老將軍,朝堂之上,各抒己見,老將軍何故咆哮朝堂呀!”
呼延先見“陛下,邊軍為國家而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彼時大齊入侵,大寧趁火打劫,兩國皆為我大夏的敵國。麵對敵人戰士做出了有利於大夏的貢獻,已經促使大齊二王退兵。如此已經證明出此計的人和完成此事的士兵都是我大夏的功臣棟梁。不能因為我們不想打仗就委曲求全甚至要將功臣拱手相送。如此數十萬大夏軍心必亂,他們將會害怕戰場立功的後果是朝廷拋棄他們!”
潘美大怒道“呼延先見,陛下給你臉,稱你一聲老將軍,你一大把年紀就應該知道輕重。知道為陛下分憂,你怎麼能跟陛下對著來呢?”
呼延先見“哈哈哈哈,陛下隻是說出大寧太子提出的要求讓大家討論,何時說過陛下已經接受的這賣國求榮的條件了?爾等誤國誤民,還要陷陛下與不義嗎?”
方道遠“陛下,呼延老將軍所言不錯,陛下你並未定論,呼延老將軍隻是針對一些誤國誤民的言論進行反駁而已,老將軍隻是有點激動而已。”
延平帝嗬嗬一笑道“老將軍為我大夏立功無數,朕怎麼能苛責老將軍呢。潘相,還不給老將軍賠禮道歉?”
潘美不得已拱手道“老將軍,剛剛討論朝政,本相也是一時激動說錯了話,請老將軍彆往心裡去。”
呼延先見手一擺“算了吧。”
誰知延平帝隨後道“既然老將軍已經原諒了潘相,那此事到此為止。鑒於老將軍年歲已大,特準許老將軍在家休養,以後如無大事不必再來上朝了。”
延平帝這一手和稀泥,隨後又把發出逆耳忠言的老臣趕出朝堂,真把一旁看著的方道遠心裡拔涼拔涼的。
這樣的朝廷,不挨揍才是沒有天理的。
但是深受忠君報國思想影響的方道遠一邊歎著氣還要一邊在朝堂上與這幫龜兒子做鬥爭。
呼延先見老將軍落寞的離開了朝堂,一幫庸臣奸臣一個個心裡樂開了花。
眾臣暗自神傷,噤若寒蟬。
潘美“各位大人,陛下讓我們議一議的事,大家都說說呀。”
一眾大臣少了不識相的老將軍反對,現在議事順暢多了。
因為在這些文官眼中,武將死幾個無所謂的。
“陛下,臣以為咱大夏剛剛經曆大戰,這錢可以多給一點,看看能不能把精糧給免了吧。”
“臣也是這樣認為的,剛剛經曆大戰,老百姓糧食很快就要見底了。”
一幫大臣討論的也就是多給一點和少給一點的事,根本上他們就認為破財免災是理所應當的。
方道遠雖然覺得可惜,但是這個環境下他也不能為一個從未見過麵的人拚上自己的前程去阻止。
最後,討論的結果就是答應大寧全部要求,隻是儘量將精糧換算成白銀,實在不同意的話就全部按照大寧太子的意思答應了就算了。
結論下了,還煞有介事的下了聖旨派太監去延州傳旨任命宋品為正使,負責出使大寧,送大寧太子李仁愛回國。
隻是他們完全不知道宋品現在在楊宗源軍中。
······
這一晚,宋品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總覺的有什麼不好的事要發生。
想來想去感覺自己最不放心的事就是孫芳芳和杏花村。
回憶著和芳芳的點點滴滴,宋品決心儘快推進戰爭進程,早點回村。
就在甜蜜的回憶中漸漸睡著了。
天一亮,楊宗源派人來請宋品。
宋品進入中軍帳,拱手道“元帥找我有何任務安排給我?”
楊宗源像嘮家常一樣的語氣道“本帥已經下達軍令,大軍向東北宣府城進發。”
宋品“為何突然加快速度?”
楊宗源“大齊二王回去後已經得到糧草補給,可能很快就要卷土重來,所以要儘快收複失地,奪下開平衛。而且現在已經證實了,雲中在我們手裡。所以我們沒有了後顧之憂,唯一的憂慮在大軍前麵,我們要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