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邦立馬兩軍中間揮舞手中的大夏軍旗,沿著中間的隔離線策馬跑了個來回,又回到正中央。
“我乃大夏大元帥楊宗元第七子楊安邦,今奉我大夏皇帝和太傅之命來此調停雙方。
大夏皇帝旨意,雙方罷戰,令萬民休養生息。
大夏太傅之意,命我率領三千兵馬來勸和,誰不聽勸,我就可以滅了他。
剛剛大齊太後已經同意撤兵罷戰,仁多嵬丁何在?你們可願意撤兵罷戰?”
仁多嵬丁拍馬上前一拱手“楊將軍果然少年英雄,剛剛一戰,仁多嵬丁都看到了。既然是太傅大人之意,仁多嵬丁立刻退兵!”
說著仁多嵬丁轉身對將士們命令道“孩兒們,仗可以不用打了!”
隨即仁多嵬丁軍中爆發陣陣呼喊
“歐,歐,歐,不用打仗嘍!”
“感謝大夏,感謝太傅!我們不用打仗嘍!”
···
大齊軍這邊一陣懵逼,隨後也同樣爆發出陣陣歡呼
“謝天謝地,我還活著!”
“我還能再看到自己的兒子出生了!”
“娘,兒還活著,以後兒再也不離開你了!”
···
雙方大軍歡呼聲像是會傳染一樣,幾乎聽得到的兵馬都在接力歡呼。
蕭太後披上風衣感慨道“此時軍心已經不能再戰,也許我們真的該讓百姓休養生息了。”
鎮南王和鎮北王麵色凝重的站在蕭太後身旁不發一言。
相國韓德讓落寞的歎了口氣“從此,這個年輕的太傅威望延伸已經出了大夏國土之外了。不知道此人究竟有什麼魔力,能讓仁多嵬丁這樣的英雄甘心俯首。”
兩軍各自分開,各自撤回。
與此同時,李晛帶著殘存的七萬大軍朝著大寧首都興慶府行進,回到城門口就見到赫連軒跪在城門口手捧印信迎接李晛回歸。
李晛見到赫連軒如此虔誠的跪在地上,心中的擔憂一掃而空。
考慮到其平叛的功勞,自然是不能當百官的麵收了他的兵權的。
於是假裝很信任的將印信親手授予到赫連軒手裡,轉身對文武大臣道“赫連軒,此次平叛,功勞甚大,朕就當著百官的麵,正式授命你為上將軍。”
赫連軒接過印信連聲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晛道“愛卿免禮平身。”
赫連軒再次磕頭,口中答謝“謝陛下!”隨即起身。
隨後李晛親兵直接進城換上了防衛。
李晛才領著文武百官進入興慶府。
進入到皇宮後,赫連軒就帶著李晛見到了太子李仁愛和三皇子李明博的棺材。
“陛下,臣當時隻顧為陛下平叛,但是沒有能救下太子殿下,三皇子被臣生擒後,誰知還有餘黨救援,在激戰中,三皇子也死在了軍中。都是臣的錯,請陛下治罪!”赫連軒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