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品幫助大夏解決了外患問題,又打掉了世家大族中的楊家,震懾了世家。
關鍵是大量抄家的銀錢都進了國庫和延平帝的內帑,所以以往忙的不可開交的賑災、修築堤壩、各項河工等等,隻要有錢也都算不上什麼煩心事。
這段時間,延平帝工作壓力大減,所以他也有了更多時間進入到宋品在京城開辦的學校去學習。
政務上都處理的得心應手。
今天延平帝正在朝堂上與眾大臣們協商如何將新開展的全新教育在全大夏普及的問題,突然門外傳來太監大聲傳音
“大齊國使臣,正使鎮南王耶律大石、副使耶律德光拜見大夏皇帝陛下!”
“大齊國使臣,正使鎮南王耶律大石、副使耶律德光拜見大夏皇帝陛下!”
“大齊國使臣,正使鎮南王耶律大石、副使耶律德光拜見大夏皇帝陛下!”
經過太監三次接力才將宮門外覲見的消息傳回朝堂。
滿朝文武一聽到大齊使臣心裡就發虛,他們不知道虎狼一般的大齊人來此是不是又來索要什麼的。
一番竊竊私語,流露出的基本都是恐懼。
禮部尚書陳清出班道“陛下,大齊使臣不請而來,必有大事。而且臣聽的真切,此番正使應該是鎮南王耶律大石。這鎮南王可是一名戰將,曆次大齊於我大夏的戰爭都是曆代鎮南王為急先鋒。
而這個耶律大石更是對我大夏發起過不下於二十次大小戰爭,此番前來恐來者不善呀。”
兵部尚書鄧子榮出班奏道“陛下,大齊鎮南王此來,還沒有見麵不能拒之門外。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至少應該見一下,聽聽他們說什麼吧?”
楊宗源站在一旁如同沒事人一樣,一言不發。
心中腹誹“七郎上次威懾大齊,看來效果不錯。這些事知道的人隻有陛下、方相和我,一幫文官還是一聽到大齊就怕,一聽到鎮南王就腿軟。嗬嗬!”
兵部侍郎孫小俊出班“楊元帥與鎮南王是戰場宿敵,多次交手,不如聽聽楊元帥的看法吧。”
延平帝心想,朕都還沒有開口問你們,你們都開始自己嚇自己了!也罷,恐齊症狀不是一兩天可以治好的,就讓朕給你們打個樣吧。
打定主意剛要開口“宣大齊使臣鎮南王耶律大石···”
“大寧上將仁多嵬丁,跪求覲見我大夏皇帝陛下!”
“大寧上將仁多嵬丁,跪求覲見我大夏皇帝陛下!”
“大寧上將仁多嵬丁,跪求覲見我大夏皇帝陛下!”
同樣是三次傳遞才將宮門口的求見傳到大殿內。
方道遠知道此前大寧和大夏的軍械交易,知道仁多嵬丁此來必定是謝恩的。
可是大夏常年對外軟弱,導致他國使臣來了都不一定跪拜大夏皇帝,甚至一副趾高氣揚的狀態。
“陛下,且慢!臣有話要說。”方道遠出班。
延平帝見到方道遠出班,心中暗喜,立馬道一伸手做出一個請的姿勢“方相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