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好奇,蓋聶到底會什麼時候出現?”
韓非說道。
播影結束,他與衛莊商量接下來的戰略。
忽然想到剛才結束的時候,很多人都對蓋聶的出場次數耿耿於懷,冷不丁的轉變話題,打了衛莊一個措手不及。
知道韓非是個什麼樣的人,衛莊也沒計較,他想了想道:“等待巨子和諸子百家各路人趕到、或者鴆羽千夜消失。”
韓非點頭又搖頭:
“蓋聶並不懼怕鴆羽千夜,如果他現在出現,聯合墨家也能對抗流沙和秦國。”
“為什麼要聯合墨家?”
衛莊不屑一顧,“如果墨家繼續待在墨核密室,一群人去當縮頭烏龜呢?”
“這個……”
韓非覺得墨家這些人還是有血性的。
但衛莊顯然是不聽的。
他對墨家很有意見。
頗有為蓋聶打抱不平的意思。
為這樣不辨是非的墨家打生打死不值得!
韓非不願與衛莊在這上麵爭執,轉而道: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這麼壯觀宏偉的一座城,居然毀在一瓶毒藥上。”
他感慨萬千。
衛莊冷笑,“墨家不過散兵遊勇,不堪一擊。”
“楚國的城池也這麼好攻占就好了。”
天幕上。
衛莊可以率領八百秦兵占領機關城。
可現實中,五倍的兵力想要攻占楚國的一座城,難度都在那機關城之上。
墨家雖然個個是精英,但發揮出來的作用,還不及楚國這些普通人的大。
雖然現實有很多客觀條件的製約,可也說明了一些問題。機關城外強中乾罷了。
從第二季開始,麵對流沙的針對,墨家可以說是昏招頻出。如果夜幕也這麼好對付的話,衛莊怕是做夢都能笑醒。
“秦國北邊有異動,怕是會影響到這裡。”
韓非說道。
“這對我們而言,難道不是好事兒?”
衛莊嘴角上揚,似乎是在笑。
如果放任秦國壯大,豈不是會重蹈覆轍?難道要讓天幕上的事情再次發生?
沒人願意看到那樣的局麵。
如今六國雖然不可能再團結一心,合縱連橫,但在對秦上,目標卻是一致的。
沒人會希望秦國徹底的吞並楚國。
隻不過麵對氣勢洶洶的秦國,確實要找一個靶子,來讓秦國消耗一下戰力。
楚國是最合適的。
隻不過戰爭開始以後,走向不太一樣。
秦國的強大超出很多人的預料。
楚國節節敗退。
魏國和韓國“迫不得已”一起對楚。
雖然一開始不情不願,但現在卻也吃的滿嘴流油。忘記一開始的初衷了。
而秦國也開始沉醉於自身的強大當中,直到趙國出現,給了秦國狠狠一擊。
這樣的變化,王翦不可能無動於衷。指不定就會在對楚的戰略上出現失誤。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繼續按兵不動?”
韓非道。
衛莊搖頭,“王翦那邊應該會有所動作。”
與楚國開戰,秦國自然是主力。
王翦對魏國和韓國的戰力不怎麼放心。
另外也是在提防著這兩國。
擔心兩國憋著什麼壞主意。
所以韓國與魏國一直在外圍活動。
打一些不太重要的仗。
所以姬無夜才有時間去針對韓非和衛莊。
此外。
秦國還有一支軍隊,在外圍按兵不動。
之前是由王齮執掌。
但後來王齮反抗,蒙恬表現出色,後來這支軍隊的兵權便交給了他來執掌。
這支軍隊位於秦魏韓三個國家的交界線上,一旦魏韓有異動,便即刻鎮壓。
隻不過魏韓兩國一個比一個老實。
居然很認真的幫著秦國這個老大哥去攻打楚國這個小二哥。但趙國卻……
“以前覺得我大秦人才濟濟,想不到在與趙國交戰時,竟也變得捉襟見肘了。”
嬴政最近的臉色一直不好看。
秦王宮,大殿之上,嬴政在跟蓋聶抱怨。
他現在總算是理解秦國當初為什麼被逼的幾十年不出函穀關了。六國合縱連橫之下,確實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現在隻是兩個國家與秦國交戰,就已經讓嬴政頗為頭疼、不知該怎麼辦了。
蓋聶也很無奈。
他剛從副本出來,嬴政就過來訴苦了。
“羅網安排殺手去刺殺李牧,全部以失敗告終。這個李牧居然還是個絕頂高手?”
嬴政納悶了。
也沒見此人在副本中如何大殺四方啊?
第一個通關的不還是玄翦。
在副本中通關成績好的人,天幕都有記錄。
像蓋聶衛莊,都是榜上有名的。
當知道玄翦是羅網的天字一等殺手的時候,政哥還高興了一下。問了以後才知道,這個玄翦早就背叛組織了。
其實就算不背叛,羅網也沒法說呀。
當初在新鄭搞刺殺,玄翦就是主力。
羅網再有膽子也不喊直接承認呐。
這事兒隻能心照不宣,不能直接挑明。
畢竟嬴政和呂不韋還是要合作的。
而且又在打仗,這時候鬨矛盾不合適。
“難道真的沒辦法了嗎?”
嬴政看著蓋聶。
這個問題,他已經在朝堂討論過了。
卻並沒有得到一個想要的答案。
“現在多想無益!”
蓋聶道:
“等我們想到辦法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秦趙開戰之地,從鹹陽出發快馬加鞭也要七天路程。該發生的早就已經發生了。
“大王,我們還是先做好最壞的打算吧。”
蓋聶道。
究竟李信能不能統籌一切,還是一個未知數。
據蓋聶所知,這個樊於期似乎也不簡單。
蓋聶出身鬼穀,看人是很有一套的。
說不得還要內鬥一番。
秦國能夠領兵打仗的優秀將領是挺多的。
但真正能夠獨當一麵穩定局勢不崩的將領,李信此人卻是隻能排在第三梯隊。
第一梯隊是王翦。
第二梯隊是蒙家。
第三梯隊才輪得到李信,還有樊於期。
此外還有桓齮,楊端和,內史騰等。
王翦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秦國第一大將。
蒙家如今當權的蒙武,則是王翦身邊副將。
蒙武此人也是蒙恬的祖父。
這次一同參與了對楚戰爭。
以秦國最頂尖的戰力來對付楚國。
而第三梯隊的那些大將,楊端和內史騰一開始便鎮守在秦趙兩國的邊境線上。
隻不過上來就被李牧打崩了。
然後才由李信和樊於期後續頂了上去。
所以當蓋聶聽嬴政訴苦,說自己手下沒什麼可用將領的時候,他是真的無語。
他來到秦國,也是為了實現理想,建立一番功業的。可由於秦國人材儲備太給力,才隻能在嬴政身邊當一個保鏢。
本來也是有機會外派出去的。
可被天幕劇透以後,蓋聶雖然沒有被嬴政翻臉不認人,可也失去了一些自由。
因此多數時候,隻能留在鹹陽宮中。
“你也不看好是吧?”
聽到蓋聶這麼說,政哥無奈歎了口氣。
“怕是隻有王翦將軍才能與李牧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