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包括徐雨萌也是這麼想的。
然並卵!
郭華“不負眾望”的發言了,但說出來的話,讓所有的人都有些意想不到。
“同誌們!錢明貴雖然不在了,今天還是要談談錢明貴的問題,‘金融創新’的本意當然是好的。但在錢明貴的主導下,‘金融創新’徹底被他帶偏了,今天的5萬多群眾聚集,包括他引以為傲的聚寶盆集團暴雷,高利貸、非法集資橫行,他作為負責金融的副省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此話一出,舉座皆驚。
這唱的是哪一出?
會議室陷入死寂,郭華的態度讓大家都有點轉變不過來。
郭華的目光掃過每個常委:
“我提議,立即成立專項調查組徹查錢明貴經濟問題,凍結其所有關聯賬戶!————不把錢明貴的爛攤子查個水落石出,絕不罷休!”
鏗鏘有力,義正辭嚴。
但........
怎麼把金融創新出現的所有問題,一股腦的推到錢明貴身上去了?
徐雨萌一下知道郭華的用意了。
欲蓋彌彰,指鹿為馬。
玩了一招金蟬脫殼的把戲!
反正錢明貴已經死了,將金融創新引發的所有問題推到錢明貴的身上,死無對證。
這一招玩的賊溜啊。
不知道錢明貴如果有在天之靈的話,會不會從停屍房裡坐起來跑過來和他對質?
要知道,當初大力推行金融創新的可是郭華,錢明貴隻是個不折不扣的執行者而已!
錢明貴沒有死的時候,郭華在大會小會上都是表揚錢明貴的,說他為河東省的經濟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金融創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等等。
這屍骨未寒,郭華就開始倒打一耙了!
常務副省長齊全馬上“領會”了郭華的意思,緊跟著郭華發言說:
“郭省長說得字字千鈞!錢明貴主導的"金融創新",給河東省的金融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所有的非法集資、小額貸款、高利貸等等,這都是錢明貴這個分管副省長漠視金融監管,縱容違法違規操作的惡果!”
“我當時就有提出風險預警,可錢明貴怎麼說的?"創新就要敢闖禁區"!現在好了,他倒是一死了之,留下河東省金融係統千瘡百孔!”
齊全不但繼續踩錢名貴,還不忘往自己頭上套光環。
“同誌們,雖然錢明貴已經死了,但隻有徹查錢明貴的經濟問題,才能給這些受騙上當的群眾一個交代,才能夠平息民憤,你們說呢?”
說完這番話,齊全刻意與郭華對視,目光中閃過不易察覺的默契。
徐雨萌心裡暗暗的冷笑!
齊全的這番發言,堪稱官場推諉卸責的“教科書式表演”,將人性的虛偽與權力的醜惡展現得淋漓儘致。他表麵上義憤填膺、痛心疾首,字字句句都在批判錢明貴,實則每句話都暗藏玄機,是精心設計的甩鍋話術。
首先,他將所有金融亂象的責任一股腦扣在錢明貴頭上,完全抹殺了自己和郭華在其中的決策角色。
“漠視金融監管,縱容違法違規操作”————這樣的指控,看似嚴厲公正,實則是顛倒黑白。要知道,在金融創新項目推進過程中,作為常務副省長和主導者的郭華,必然參與了每一個關鍵決策,對項目風險不可能毫不知情。
齊全卻選擇性遺忘自己曾在決策會議上的支持表態,以及對風險隱患的默許態度,將自己包裝成“先知先覺”的正義之士,這種睜眼說瞎話的行徑,暴露了其毫無底線的利己主義本質。
其次,他強調“自己曾提出風險預警”,純粹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拙劣表演。若真的有過預警,為何沒有留下任何書麵記錄?為何在項目推進的關鍵節點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製止?這不過是他為了撇清關係編造的謊言,試圖營造出“我早已預見風險,奈何他人不聽勸”的無辜形象,把自己從利益共同體中剝離出來,其厚顏無恥的程度令人咋舌。
再者,他呼籲徹查錢明貴,看似是為了給群眾一個交代、平息民憤,實則是為了徹底堵死真相揭露的可能。錢明貴已死,死無對證,所有的責任都可以隨意栽贓在他身上。通過將錢明貴塑造成“罪魁禍首”,齊全和郭華不僅能逃脫問責,還能以“清查腐敗”的正義姿態示人,繼續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這種借刀殺人、踩著死人上位的手段,充滿了冷血與算計。
他與郭華對視時那不易察覺的默契,更是將這場權力遊戲的本質暴露無遺。在他們眼中,所謂的責任、正義、群眾利益,都不過是可以隨意擺弄的工具。
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他們不惜歪曲事實、構陷死者,將官場變成了充滿陰謀與背叛的角鬥場。
這種毫無道德底線的行為,越發讓徐雨萌感到不恥,也讓徐雨萌為死去的錢明貴感到不值。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直到死了還要背鍋。
徐雨萌看出來了,省委副書記陳浩東當然也看出來了。
喜歡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請大家收藏:()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